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康氏馬加鰆移動行為紀錄

  • 作者:何珈欣、黃星翰、鄭力綺、翁進興/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

康氏馬加鰆 (Scomberomorus commerson) 俗稱土魠魚,為中表層的大洋性洄游魚類,分布範圍西起紅海、南非至亞洲東南,北至中國及日本,南至澳洲北岸 (Randall, 1995)。過去,臺灣的土魠魚漁獲量豐富,2003年曾經達到6,600公噸的高點,但之後逐年下滑,迄2020年已低於500公噸。土魠魚滋味鮮美,深受消費者青睞,尤其每到農曆年前,價格更是水漲船高,10公斤以上的大型魚每尾要價萬元以上計,近幾年來因為漁獲量減少,價格屢創天價,被新聞媒體形容為魚類中的白金。

前人研究指出,魚類垂直分布的改變將使漁撈行為和單位努力漁獲量 (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 受到影響,因此許多學者開始利用衛星標識放流探討魚類游泳行為特徵,對象魚種包括鬼頭刀、黃鰭鮪、雨傘旗魚等,但在土魠魚方面則尚無相關資料。本所為掌握土魠魚游泳特徵、洄游路徑及棲息水層環境,在其魚體上結附可記錄溫度、深度及光照度資料的彈脫型衛星標識器(pop-up satellite archival tag)後,於澎湖花嶼西方約20浬處進行放流(圖1)。根據回傳的航跡資料分析結果顯示,標識魚放流後首先往臺灣東南方移動,抵達巴士海峽停留後,再持續往北移動。標籤在第9天時,於福建附近海域脫落 (24˚40′ N;119˚00′ E),總計約洄游110公里(圖2)。

本研究是國內首次利用衛星標識器進行土魠魚洄游路線追蹤,但目前衛星籤的運用仍面臨諸多挑戰,其中以未達設定時間就提早脫落為最大問題。另外,由於土魠魚體型細長,標識處容易受傷造成脫落,執行上更加困難。未來將持續進行相關試驗,以累積更多資料,期能儘速精確掌握其洄游路徑,作為本魚種資源管理之參考。

圖 1、康氏馬加鰆衛星標識放流過程。(左上)釣取活魚;(右上)進行麻醉並打入衛星標識記錄器;(左下) 衛星標識記錄器順利植入魚體;(右下)將標識魚放回海中

圖 1、康氏馬加鰆衛星標識放流過程。(左上)釣取活魚;(右上)進行麻醉並打入衛星標識記錄器;(左下) 衛星標識記錄器順利植入魚體;(右下)將標識魚放回海中

圖 2、康氏馬加鰆移動路徑

圖 2、康氏馬加鰆移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