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美人魚的酒杯-小傘藻

  • 作者:洪若譯 /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小傘藻 (Parvocaulis parvula) 的分類地位屬於綠色植物亞界 (Viridiplantae)、綠藻門 (Chlorophyta)、石蓴綱 (Ulvophyceae)、絨枝藻目 (Dasycladales)、多枝藻科 (Polyphysaceae)、小傘藻屬 (Parvocaulis),藻體結構上可分為假根 (rhizoid)、傘柄 (stalk) 與傘蓋 (cap) 等三個部分。整個藻株的單一細胞核位在具有儲存遺傳物質與固著藻體功能的假根處;傘柄則是用來支撐繁殖構造-傘蓋,藻株的傘柄即使被切斷也能再生出傘蓋;傘蓋由12至16個輻射枝組成,其側面相互連接形成傘蓋。傘蓋的每個腔室內有大量孢子 (cysts),孢子成熟後會破裂釋放出內部的配子 (gametes)。不同來源的配子才能結合形成合子 (zygotes),合子會再發育成新的小傘藻個體。

小傘藻傘蓋由16個輻射枝連接形成,傘蓋的每個腔室內有大量孢子(圖左),孢子具有不同步成熟與釋放的現象。圖右的10個腔室的孢子已經釋放完成

小傘藻傘蓋由16個輻射枝連接形成,傘蓋的每個腔室內有大量孢子(圖左),孢子具有不同步成熟與釋放的現象。圖右的10個腔室的孢子已經釋放完成

小傘藻顯微鏡照。左:傘蓋腔室內尚未生成孢子;右:傘蓋腔室內已經生成孢子。每個腔室約有數十顆孢子。傘蓋直徑約3 mm,孢子直徑約100 µm

小傘藻顯微鏡照。左:傘蓋腔室內尚未生成孢子;右:傘蓋腔室內已經生成孢子。每個腔室約有數十顆孢子。傘蓋直徑約3 mm,孢子直徑約100 µm

傘藻顯微鏡照。孢子有較厚的細胞壁,其內則含有大量的配子

傘藻顯微鏡照。孢子有較厚的細胞壁,其內則含有大量的配子

傘藻這類群生物的分類在2003年有較大的變動。Berger等人根據分子生物學、形態、發育上的證據將多枝藻科下的生物類群修正為小傘藻 (Parvocaulis)、傘藻(Acetabularia) 與針狀藻 (Acicularia) 等三個屬,它們全都屬於單細胞生物,而以單細胞生物來說,因個體相對較大且形態高度分化,是研究形態形成的理想實驗素材。另,傘藻乍看彷如一把小雨傘或一只小酒杯,因此又被稱為笠藻或美人魚酒杯 (Mermaid’s wineglass),其獨特可愛的外型受到許多水族玩家的喜愛,甚至逐漸成為水族交易的熱門品項呢!

傘藻主要分布於熱帶、亞熱帶,繁殖季節是每年的二月至五月,某些種類完成繁殖後,會留下鈣化的傘柄,形成礁石上有好多根白頭髮的奇特景象。事實上,其在野外並不常見,筆者迄今也僅有三次發現傘藻的經驗。第一次是照顧實驗室內珊瑚礁生物缸,發覺水缸裡的礁石上冒出一朵綠色小傘狀藻類。第二次是在澎湖紗帽山附近海域浮潛搜尋毛葉鹽藻的過程中,意外看到珊瑚藻石頭上長有一小朵傘藻。第三次則是在本中心蓄養的硨磲貝外殼上發現好幾朵傘藻。這三次所發現的藻種皆為小傘藻,且都是在非常細心觀察的情況下才能尋得這些個體大小不到一公分的小綠藻。以後大家在春夏時節前往海邊戲水時,可別忘了好好觀察腳下的礁石,幸運的話,或許可以發現這些翠綠色的美人魚酒杯呢!

硨磲貝外殼上長了珊瑚,珊瑚上又冒出兩朵小傘藻 (箭頭處)

硨磲貝外殼上長了珊瑚,珊瑚上又冒出兩朵小傘藻 (箭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