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以隆頭魚科 (Labridae)魚類控制養殖生物體外寄生蟲之應用

  • 作者:邱沛盛/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應用具有清潔或攝食寄生蟲特性的隆頭魚科 (Labridae) 魚類來防治水產養殖過程中的大型寄生蟲,在挪威的大西洋鮭 (Salmo salar ) 養殖產業已經到了蓬勃發展的規模。目前已有嬌扁隆頭魚 (Symphodus melops)、岩梳隆頭魚 (Ctenolabrus rupestris)、貝氏隆頭魚 (Labrus bergylta) 及小口棘隆頭魚 (Centrolabrus exoletus) 等被當作鮭魚養殖過程中用來清除魚蝨 (sea lice) 的工作魚,不僅效果顯著,且可減少因為用藥所造成的緊迫。

隨著鮭魚養殖產業不斷發展,對於清潔性隆頭魚科的需求與日俱增,據統計2017年就約有兩千萬尾隆頭魚被採捕當成工作魚。沉重的漁獲壓力顯著影響這些隆頭魚科魚類的野外族群數量,因此近年來 (2017-2019年),其繁養殖相關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希望能以人工方式大量生產隆頭魚,以減輕其野外族群的壓力。相信不久的將來,以人工繁殖的隆頭魚供應鮭魚養殖業作為工作魚之願景就會實現。

目前國內的水產養殖產業應用隆頭魚科魚類來防制大型寄生蟲感染並不普及,可能是因為養殖業者仍慣用藥物或其他方法來處理大型寄生蟲感染,且多半是在感染後進行治療而非事先預防與控制。此外,多數陸上魚塭之範圍有限,而較能應用的箱網養殖在國內的規模也不及挪威,因此未受重視。在某些大型水族館已經成功應用被稱為魚醫生的裂唇魚 (Labroides dimidiatus) 來防治魚蝨及貝尼登吸蟲 (Benedenia spp.),主要是因為水族館的生物種類多樣且有許多複雜的維生系統,較難以藥物治療;另外將罹病魚隻施以淡水浴以去除寄生蟲的方式,在大型的展示水槽中也因為生物的躲藏習性而難以操作,因此使用除蟲工作魚就變得相當重要。目前裂唇魚已經能在人工環境中產卵及繁殖,但因仔魚培育較困難,距離量產還有許多亟待突破的瓶頸。

未來在水產品銷售上日趨嚴格的藥物殘留規定以及政府持續推動的減少用藥、健康養殖的趨勢下,應用生物防治或者除蟲工作魚來減少養殖過程中特定藥物的使用,也未嘗不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方向。

文獻來源:
Blanco Gonzalez, E., I. Torstensnes and M. Naito (2019)  Embryonic development in corkwing wrasse, Symphodus melops. J. World Aquacult. Soc. 2019; 1–9. https://doi.org/10.1111/jwas.12610
Blanco Gonzalez, E., & de Boer, F. (2017).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wegian wrasse fishery and the use of wrasses as cleaner fish in the salmon aquaculture industry. Fisheries Science, 83, 651–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