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談近年太平洋黑鮪的產卵場研究

  • 作者:劉國強摘譯/海洋漁業組

太平洋黑鮪 (Thunnus orientalis) 是臺灣近海鮪延繩釣漁業最重要的目標魚種之一,與日本、韓國、墨西哥圍網漁船動輒捕獲上萬尾黑鮪幼魚,用以進行黑鮪養成業不同,我國每年漁獲約數百至近千尾黑鮪成魚。從每年4月開始,性成熟的黑鮪就會洄游到西北太平洋一帶,從南到北依序在菲律賓東北方海域、臺灣東部海域、琉球群島、日本九州南方海域及日本海等處產卵。因此每年4到6月期間,臺灣東部、東南部海域就會遍佈中小型的鮪延繩釣漁船,目的就是為了捕獲黑鮪。通常在4月,媒體就會報導當年所捕獲的第1尾黑鮪,在東港或南方澳拍賣的新聞,臺灣黑鮪季也就此展開。

太平洋黑鮪產卵場最直接的證據,一個是捕獲處於可產卵狀態下的親魚,另一個則是採集到黑鮪的卵及剛孵化的仔魚。基於過去黑鮪成魚生殖腺的組織學研究以及仔魚採集結果,學者們普遍認定黑鮪主要產卵場與產卵期有二:一個是4到6月期間,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特別是臺灣東部、日本琉球群島 (南西諸島) 附近海域;另一個則是6到8月期間,在日本海海域。本所亦曾於臺灣東部海域採集到黑鮪仔魚 (圖1),驗證該海域確為黑鮪產卵場。

圖1、本所於臺灣東部海域採集之太平洋黑鮪仔魚 (體長5.34 mm) 及其耳石

圖1、本所於臺灣東部海域採集之太平洋黑鮪仔魚 (體長5.34 mm) 及其耳石

然而,近年來有新的黑鮪產卵場被發現,日本學者Ohshimo研究團隊於2018年指出,根據1994至2007以及2016年,在日本東北 (Tohoku) 地區太平洋沿岸所捕獲的551尾黑鮪性腺的組織學分析,當地黑潮、黑潮-親潮交匯域的雌性成魚,在每年5月底到7月初是處於可產卵的性成熟狀態,牠們平均體長介於160至180公分之間,換算成年齡約為6至8 歲,年齡比在日本海產卵的雌魚高 (介於3至6歲),但低於在西北太平洋產卵者 (大多超過10歲)。相對平均單次孕卵數 (relative batch fecundity) 則是介於日本海與西北太平洋產卵的雌魚之間。因此,Ohshimo研究團隊認定該海域也是黑鮪重要的產卵場 (圖2A)。

為了進一步驗證這個說法,日本學者Tanaka研究團隊在前述海域,也就是北緯36到38.5度、東經142到144度之間,規劃了20個測站,並且在2018年8月3日到5日出海調查進行仔魚採樣(圖2B)。結果在其中6個測站,總共採到12尾黑鮪仔魚。這6個測站的海水表面溫度在27.2至28.2C之間,仔魚的體長介於3.9至7.2mm之間,根據耳石日輪判讀的結果,日齡介於4至11天之間。因為日齡11天的黑鮪仔魚已經發育至脊索上屈後期(postflexion stage),顯示在這個海域孵化的仔魚有繼續成長至加入(recruit)族群的可能性。

圖2、(A) 除了原先的西北太平洋 (南西諸島) 與日本海這兩個主要產卵場外,在日本東北近海之黑潮、親潮匯流處發現新的太平洋黑鮪產卵場;(B) Tanaka研究團隊在日本東北近海設置了20個測站,結果在其中6個測站 (方框者) 採到12尾黑鮪仔魚 (引用自Tanaka et al., 2018)

圖2、(A) 除了原先的西北太平洋 (南西諸島) 與日本海這兩個主要產卵場外,在日本東北近海之黑潮、親潮匯流處發現新的太平洋黑鮪產卵場;(B) Tanaka研究團隊在日本東北近海設置了20個測站,結果在其中6個測站 (方框者) 採到12尾黑鮪仔魚 (引用自Tanaka et al., 2018)

太平洋黑鮪0歲魚的年度加入量變動情形很大,年間差距甚至可達6倍以上,而且年度加入量和產卵族群生物量之間並沒有呈現相關性。這是因為黑鮪成魚雖然產下了極大量的卵,但孵化後的仔魚也面臨高死亡率的困境,諸如海水溫度過高或過低、餌料生物是否充足、掠食者數量的多寡以及黑鮪仔魚早期的成長速度等原因,都會影響黑鮪卵、仔魚、稚魚等各個生活史階段的死亡率,牽動0歲魚的年度加入量,進而影響黑鮪族群的資源數量。

再者,根據國立臺灣大學蕭仁傑老師研究團隊關於黑鮪耳石穩定性氧同位素(δ18Ootoltih) 的研究結果顯示:在西北太平洋捕獲的黑鮪,有82%是在西北太平洋出生,有18%是在日本海出生,可見太平洋黑鮪長大後不一定會回到原本的出生地產卵,不同產卵場的黑鮪彼此間有機會基因交流。此外,利用脊椎骨樣本的輪紋測量判讀結果則顯示,66%的個體可能是於西北太平洋孵化,另外的34%則可能在日本海孵化。由此可知,西北太平洋海域產卵場對於黑鮪資源的貢獻度明顯高於其他產卵場。

太平洋黑鮪進行產卵洄游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幅員廣闊,除了目前已知的三個產卵場之外,是否還存在著其他未知的產卵場,仍等待更多調查去探索發掘。究竟在哪些條件下才能夠形成黑鮪最適宜的產卵場環境?既有利於卵的孵化、又有利於仔魚的成長與生存,相關資訊仍然不足,必須持續進行調查,並掌握仔稚魚時期棲息環境的變動,才能了解海洋環境變化對產卵量及仔稚魚的存活率與加入量的影響。

參考文獻

Tanaka, Y., Tawa, A., Ishihara, T., Sawai, E., Nakae, M., Masujima, M., & Kodama, T. (2020). Occurrence of Pacific bluefin tuna Thunnus orientalis larvae off the Pacific coast of Tohoku area, northeastern Japan: possibility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third spawning ground. Fisheries Oceanography, 29(1): 46-51.

Shiao, J. C., Hsu, J., Cheng, C. C., Tsai, W. Y., Lu, H. B., Tanaka, Y., & Wang, P. L. (2021). Contribution rates of different spawning and feeding grounds to adult Pacific bluefin tuna (Thunnus orientalis) 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Ocean. Deep Sea Research Part I: 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169: 10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