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氣候變遷對臺灣西南海域主要經濟性魚種資源與漁場影響之研究

  • 日期:104-03-10
  • 計畫編號:103農科-14.1.3-水-A1
  • 年度:2014
  • 主持人:吳龍靜
  • 研究人員:賴繼昌、翁進興、楊清閔、陳玟妤、黃星翰、黃建智、何珈欣

本研究以底拖網所捕獲的帶魚科 (Trichiuridae )魚類為對象,探討1997-2013年共17年間在棲地氣候變遷及水文環境因子的變動下,其資源量變動情形。
結果顯示,臺灣西南海域漁場以日本帶魚(Trichiurus japonicus)(俗稱瘦帶)為最主要的帶魚科漁獲種類,比例為82.67%,漁場主要分布於深度50 m – 300 m之間,以深度100 m – 200 m處CPUE較高。由長期漁獲資料可知西南海域帶魚漁期為11月至隔年2月,每年資源量略有變動,日本帶魚之產卵期約在每年11月至隔年6月,期間所採得之日本帶魚樣本比率亦較其他月分高,顯示西南海域為其產卵場。根據食性觀察,餌料生物以七星底燈魚(Benthosema pterotum)為主。
利用典型相關分析(CCA)納入生物及環境因子探討,經檢定白帶魚CPUE與南方震盪指數(SOI)及北太平洋環流振動指數(NPGO)經檢定呈現正相關,而與太平洋十年振盪指數(PDO)、多重ENSO指數(MEI)呈現負相關,表示該水產資源有受反聖嬰現象影響而上升之趨勢,此外,餌料生物及棲地溫度等因子亦會影響資源量變動。突發性的水文環境變動-颱風過境後白帶魚漁獲量亦有增加之現象。

研究報告摘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