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觀賞魚運輸技術

  • 日期:102-12-22

觀賞魚長程運輸的關鍵是環環相扣的技術,從運輸魚體的種類、大小、狀態到水質的管理、包裝及保溫技術、運輸的方式與時間等等…,皆會影響運輸活魚的存活率。在台灣因為國際空運航班的短缺,往往需經第三國家轉運,此次研發的觀賞魚運輸技術有效延長活魚運輸的時間,提升觀賞活魚到站存活率。傳統的觀賞活魚運輸方式,是將魚體撈捕到裝有養殖水的包裝袋體內,灌氧密封後便進行運輸,因魚體在撈捕的過程中承受極大的逆境因子,會快速的消耗密閉袋體內的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及含氮廢物,這樣的運輸方式往往只能維持短程的運輸時間,且易導致魚體的死亡。
本觀賞魚運輸技術主要包含:觀賞魚運輸前處理技術、包裝水前處理技術及水質複合劑關鍵技術三部分。關鍵性水質劑配方及使用方法解決了以往仰賴國外進口水質劑商品所面臨的問題,不同廠牌良莠不齊、成份不明、保存運送不易等。本水質劑配方含多種功能性成分,通過安全確效性實驗及國際運輸測試,且不含毒性物質或抗生素。更進一步,本技術亦提供了觀賞魚長程運輸前建議處理流程,以及簡易型包裝水處理設備的使用方法。目前本技術主要適用於慈鯛科觀賞魚種,以5cm血鸚鵡為例,每公升酬載9尾活魚運輸時間可達72小時,到站首日及七日活存率皆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