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因應氣候變遷 創新白蝦綠能養殖產業模式

  • 發布日期:112-04-05
  • 點閱數:350
  • 修改時間:112-03-28

為因應氣候變遷,並配合漁電共生政策的推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積極投入白蝦綠能養殖新產業模式之開發,並解決設施下可能遭遇潔淨用水不足、白蝦體色偏白及不耐緊迫等問題,建立設施化養殖技術模組,提供養殖業者進行光電投資前之評估參考,以因應產業之需求。

水試所東港中心表示,氣候變遷和淨零排放是全球要面對的重要議題,我國農業綠能發展以「養殖為本、綠能加值」為主軸,在不影響漁民權益、漁業發展及生態環境前提下推動漁電共生,預計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目標達20 GW。近年氣候變遷影響日趨顯著,發生異常氣候之強度及頻度增加,如高溫、霸王級寒流、大旱及極端暴雨等極端天氣,造成養殖產業經濟損失慘重。白蝦為我國重要經濟養殖蝦種,2021年產量為9,882公噸,產值達新臺幣20億元,受限疾病及氣候變遷等問題,目前國內白蝦生產量尚不足所需,2021年我國進口24,666公噸的白蝦,國內生產量僅達需求量29 %,若能提高蝦類養殖產量,不僅能補足生產需求量,也可降低碳足跡。

水試所東港中心指出,為因應氣候變遷,目前政府正積極推廣綠能養殖,屋頂型的太陽光電結合設施養殖的共構模式是發展契機,不僅提升單一土地面積生產價值,且設施養殖條件較穩定,可降低外界環境對養殖生物的影響,並具生物安全和防疫優勢,有效提升蝦類養殖經濟效益。

自110年起,水試所東港中心開始進行白蝦綠能養殖新產業模式之開發,充分應用光電設施的防疫優勢、循環水設施的節水及水質處理技術,使養殖水體有效循環淨化再利用,達到節省水資源之目的,改善潔淨水源短缺問題,以及應用飼料配方技術改善白蝦體色來提高市場接受度,提升產品價值。該中心表示,未來將持續開發白蝦結合生物安全防疫之設施養殖模組,並與產業接軌推廣養殖,同時建立產業輔導機制,有效解決光電產業面臨之困境,以促進白蝦設施養殖漁電共生產業健全發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

單位聯絡人:吳豐成主任

電話:(08)832-4121分機211

撰稿人:葉怡均助理研究員

電話:(08)832-4121分機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