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水產試驗所研發離岸風電與漁業共享海域之新模式

  • 發布日期:108-04-12
  • 點閱數:1496
  • 修改時間:108-06-15

發展離岸風力發電有助於降低臺灣對於非再生能源的依賴及減輕空汙,但離岸風機潛力場域同時也是我國沿近海傳統漁場,因此如何兼顧漁業生產,成為發展離岸風電的一大難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試所)於106年即開始推動於離岸風場設置海藻牧場之可行性研究並積極實施大型藻類培育試驗。107年起,於包括風機場域在內的廣大臺灣海峽海域進行海洋環境及底拖網調查,以掌握本海域之生態系變動,同時也積極與英國及荷蘭相關專家進行交流,期能促使離岸風電與傳統漁業共享重疊海域,並提供建構新產業模式之基礎資訊。
歐洲自丹麥於1991年建造第一座離岸風機起,持續發展離岸風力發電,主要場域分布於北海,而該海域同時也是歐洲沿海各國的重要傳統漁場。歐洲各國對於風場及漁業重疊水域之規範並不相同,例如英國除了規定在風電基座裝設期間漁船不得進入風場內作業外,其餘時間距風電基座50公尺以外的海域均對外開放;而其他國家則將風場劃設為禁漁區,並朝向棲地復育或結合水產養殖(如貝類)等方式發展,以提升重疊水域的應用價值。
臺灣海峽海域被評定為全球風況最好的場域之一,優勢的風能條件,使其成為我國發展離岸風電的最佳地點,政府也在此選定3處離岸示範風場同時公告36處潛力場址(註:後來因為航道規劃,場址縮減為24處),預定2025年離岸風力裝置容量目標達5.5 GW,但因為該等海域與傳統作業漁場有所重疊,也引發漁民的疑慮。水試所在107年以試驗船進行臺灣西部海域環境觀測及彰化風場海域底拖網試驗調查,以提供離岸風場設置前海洋生態系狀況之背景資料,結果發現受季風及海流等海洋物化因子影響,此海域的水溫、鹽度、營養鹽類等呈現季節性變動,形成臺灣海峽多樣性的海洋環境條件。另外,調查結果顯示,彰化風場預定海域的生物多樣性相當高,在附近總共採集到超過36科之海洋生物,其中以魚類為主(96.3%),包含白骨鱙(印度側帶小公魚)、金錢仔(鰏科)、紅秋姑(日本鯡鯉)等;甲殼類以火燒蝦(鬚赤對蝦)、三點仔(紅星梭子蟹)為大宗;頭足類則以小卷(火槍鎖管、中國槍鎖管)為主,均屬當地常見漁獲種類,周年可捕獲。
離岸風力發電為我國綠能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而海洋漁業對四面環海的臺灣而言則是不可偏廢的主要產業。長期監測離岸風場海洋環境與漁業資源分布情形,除可掌握離岸風電對於海洋生態系之影響,亦可進一步了解風電基座的聚魚效應以及是否會造成洄游生物種類之生態系統的改變。水試所強調,希望能以科學數據為基礎,並透過與國內外學者的技術交流,研擬及規劃風電和漁業併進共榮且適合臺灣的新方案,俾利綠能與漁業能一起穩步成長,創造雙贏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