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水產音響學研究發展演進暨第13屆亞細亞水產音響年會專題報導

  • 出版日期:109-03-01
  • 點閱數:154
  • 修改時間:109-03-26

陸生生物中蝙蝠應用超音波,可清楚定位獵物之距離,在深夜裡精準的獵取獵物。而水中海洋哺乳類在面對更深更缺乏光線的深海,同樣也演化出了這項技能,除了可以探知獵物的蹤跡,甚至可以將其應用於社交溝通上。相較於這些動物自數百萬年前起就開始應用水中音響學,根據文獻記載,人類最早開始啟用水中音響學,係由知名博學家-李奧納多·達文西於1490年發現,若將一根長管放入海中,再以人耳去聆聽管內的聲音,就可以達到推算附近船舶距離之功能。達文西將這個重要的發現記錄於他的筆記,並流傳於世間。

1912年鐵達尼號因撞擊冰山而沉沒,有關航行中遇到冰山的問題獲得許多科學家重視,並開始發展水中音響學的技術。而在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際緊張情勢下,探測潛水艇之軍事需求,也促使更多水中音響學研究資源投入。雖然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水中音響學對冰山的探知能力有限,但在潛水艇探測的過程中發現,透過音響調查海底深度及海底沉船有極大幫助,也因此將其轉換成為重要的航安設備,並廣泛銷售於世界各地之商船、漁船及試驗船。

1934年3月,挪威科學家Oscar Sund在Lofoten利用試驗船之測深儀進行探測時,經過Lofoten周邊鱈魚產量最多的區域,意外地發現了測深儀從未被發現過的功能。這個功能就是透過測深儀的畫面可以發現生物群聚的現象,而Oscar Sund也透過了測深儀所傳回之訊號與鱈魚的產卵特性進行比對,研判所探測到的生物就是鱈魚,如此大膽的推測也開啟了水產音響學之學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