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牡蠣殼應用於鳳螺養殖效益

  • 出版日期:110-06-01
  • 點閱數:340
  • 修改時間:110-06-29

牡蠣是臺灣重要的養殖種類,2007-2018年漁業統計年報顯示,牡蠣年產量與年產值平均達2萬3千公噸與新臺幣46億元;但同時亦產生了16萬公噸的牡蠣殼。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固體廢棄物統計資料顯示,牡蠣殼的再利用妥善度雖已達到86.72% (飼料41.10%、堆肥20.55%、栽培介質11.07%、養殖消毒淨水及化妝品等14%),但未妥善率仍有13.28% 左右 (2.3萬公噸),因此如何去化及加值利用該些生物性廢棄物成為近年來關注的焦點。

象牙鳳螺 (Babylonia areolata) 為臺灣沿近海具高經濟價值之螺類,每公斤售價達新臺幣600-700元,本中心已掌握象牙鳳螺繁養殖技術,目前養殖過程中主要是以珊瑚砂作為底質,但在海洋資源保護政策下,珊瑚砂被禁採,因此只能以其他底質替代。

由於牡蠣殼與珊瑚砂同為碳酸鈣成分,且經國內外許多相關的研究證實,牡蠣殼具有吸附水中磷酸根及淨化水質之功效 (Silva et al., 2019; Thenepalli et al., 2017)。本研究將牡蠣殼研製成與珊瑚砂粒徑相近之顆粒,嘗試作為養殖象牙鳳螺底砂使用,藉以促進牡蠣殼的利用妥善率以及增加鳳螺養殖業者的底砂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