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2-2020年高雄林園近岸海域扒網漁獲物平均營養位階變動之研究

  • 出版日期:110-12-01
  • 點閱數:151
  • 修改時間:110-12-06

臺灣位於有利漁業發展的地理位置,海岸線長達1,600多公里,加上氣候與水文條件的配合,四周海域蘊藏豐富的生物資源。臺灣西海岸為地形平坦的大陸棚,西北部有低溫低鹽之大陸閩浙沿岸冷水南下影響,西南部受高溫高鹽之南中國海水團與黑潮支流影響下,因而有相當豐富的基礎生產力;東海岸則為陡峻水深的地形,且常年有黑潮由南向北流經,為大洋洄游性魚類必經通路。在如此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下,造就漁業活動的頻繁,成為臺灣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20年漁業統計年報顯示,扒網是臺灣西南海域 (嘉義以南及澎湖) 重要作業漁法,該漁法漁獲量佔西南海域近海漁業總漁獲量的34%,又以高雄市漁獲量最高。高雄地區扒網漁業林園中芸漁港地區最重要。根據林園區漁會拍賣資料顯示,該地區的扒網漁獲量,從2012年2,100公噸逐年上升至2015年6,300公噸,但2016年後開始出現下降,至2018年僅達1,800公噸,近兩年則有些微回升。然而從漁獲量的增減並不能反映周邊海域漁獲利用狀況,近年來以生態為基礎的漁業活動與資源評估管理逐漸被接受及利用 (Pauly et al., 2002)。Pauly等人 (1998) 利用1950-1994年FAO全球漁業漁獲統計資料計算平均營養位階 (mean trophic level, MTL),藉以檢視全球漁業資源長期開發利用及氣候變遷之漁獲結構變動情形,結果顯示全球各洋區之漁獲物有從高營養位階 (trophic level, TL)、大體型、生命週期長的大型掠食性魚種,逐漸轉向低TL、小體型、生命週期短的食浮游動植物的小型魚,並稱此轉變過程為逐漸向海洋食物塔下層捕撈 (Fishing Down Marine Food Webs)。因此一般可從漁業行為對食物網營養位階之影響,在特定海域中利用漁獲量的MTL及漁獲平衡指數 (fishing-in-balance index, FiB) 變動,反映漁業資源經長期開發後之漁獲結構變化情形。何 (2008) 指出,臺灣沿岸漁業資源利用已呈現失衡狀態,1993年後逐漸往食物網下層利用,MTL平均下降速率略高於世界值每十年下降0.1趨勢,TL高的魚種越來越少,漁撈對象逐漸轉向TL較低的魚種,漁獲體型也越來越小。在林園地區近海漁業部分,分析1998-2007年MTL是以每年約0.01的速率下降 (陳,2009),因2012-2015年扒網漁獲量逐年增加,近幾年些微下降,因此本研究將使用MTL與FiB分析了解2012-2020年林園地區扒網漁業結構變動及其資源利用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