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銀塔鐘螺放流模式精進及野外族群量調查之初探

  • 出版日期:110-12-01
  • 點閱數:192
  • 修改時間:110-12-06

銀塔鐘螺 (Tectus pyramis) 分類上屬於腹足綱、原始腹足目、鐘螺科,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貝殼為圓錐形,殼表上具有多顏色斑紋,多為綠色及紅褐色。螺塔上部有瘤列,殼底平滑純白,幼螺時殼底周緣有齒輪狀突起,長大後則成平滑,殼徑約可達6 cm (賴,1988)。喜棲息於礁岩岸淺海底、淺海珊瑚礁及潮間帶至潮下帶淺水域,以附著性藻類為食,在臺灣東北角、蘭嶼、綠島、龜山島、恆春半島及澎湖等地皆有發現之紀錄。因澎湖周邊潮間帶海域多為岩礁及珊瑚礁等底質,非常適合銀塔鐘螺的棲息生長,故過去澎湖銀塔鐘螺族群量相當豐富。其肉質鮮甜且富嚼勁,屬澎湖地區經濟性食用貝類,當地售價每公斤 (帶殼) 新臺幣120-150元左右。除可供食用外,其貝殼亦具有附加價值,例如可作為鈕扣之原料等。因深受大眾喜愛,近年來銀塔鐘螺遭大量採捕,可能造成野外的族群量受到影響而有枯竭之危機。澎湖縣政府有鑑於此,開始進行增殖放流,嘗試減緩其族群量持續降低之狀況。

據統計,過去十年內,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水產種苗繁殖場每年平均放流50餘萬顆銀塔鐘螺幼苗,然人工放流成效能否協助野外族群量之回復,尚在未定之數,主要原因除了人工繁養殖的銀塔鐘螺放流後的活存率外,更因為缺乏長期統計資料,無法掌握放流前後野外族群量之變動狀況。本中心鑑此,特別針對過往銀塔鐘螺之放流方式進行檢討與精進,並著手進行銀塔鐘螺野外族群量監測及棲地調查,藉以提升整體放流成效,同時彌補無官方統計數據之缺陷,希望能逐步達成豐裕澎湖海域銀塔鐘螺資源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