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牡蠣細胞培養技術平台之建立

  • 出版日期:92-12-01
  • 點閱數:196
  • 修改時間:108-06-13

牡蠣又稱為蠔,因含有高量的肝醣及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在歐洲被稱為「海中牛奶」,在日本則被視為「帝王食品」,可見其受歐、日人士喜愛的程度。2002年我國加入WTO後,國外生產的大型牡蠣即被大量進口,並成為餐廳的高級菜餚,每顆售價高達40~60元。反觀本地產的牡蠣,去殼後論斤販售,每公斤售價僅120元,兩者差價高達10倍以上。為扭轉產業劣勢及增加漁民收益,實有必要提昇牡蠣的生產品質,促其轉型成為技術密集型的產業。目前全世界在貝類方面的基礎研究甚少,主要是因為欠缺完善的「細胞培養技術平台」作為支撐。本所有鑑於此,特別針對台灣養殖的牡蠣,積極進行研發,以建立「牡蠣細胞培養技術平台」,俾利各項相關基礎研究得以在試管中長期進行。採樣得來的牡蠣,首先需經7~14天的淨化蓄養,以使細菌量降低10~100倍,獲得研究所需的低含菌量牡蠣。目前本所已可由牡蠣的組織、胚體或幼生擷取細胞,並成功地在試管中培養,供作試驗操作或觀察。另外,為能更長期培養,已針對牡蠣生理狀況,研製出特殊的培養液,以使試驗觀察不致半途中斷。為確保試驗所需的細胞來源充足,也研發出細胞冷凍保存技術,如此就不需反覆地進行前述之淨化蓄養、擷取細胞等步驟,只要在需用時拿出來解凍,即能放入培養液中進行試驗。本所正應用此技術平台進行有關生長及抗菌基因的操作研究,以究明其機制。未來將應用生物技術,解決我國牡蠣體型小且易受病菌感染等生產上的難題,進而朝生產大體型、抗病能力強並可供生食之生蠔,促使本土之弱勢產業轉型,進而打入國際生蠔市場。本所亦將應用這套技術平台與其他研究單位共同進行研究,使牡蠣成為監測環境重金屬污染的指標生物。使牡蠣不僅具有傳統的食用價值,亦具有現代環境生物指標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