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文蛤養殖產業與綠能共構問卷調查分析

  • 出版日期:108-12-06
  • 點閱數:439
  • 修改時間:108-12-06

我國近年來推動漁業綠能共構產業模式,希望能藉以活化養殖空間利用、降低環境污染、確保農民收益並建構創新的漁業經營模式,進而逐步達到減廢、零廢、節能與創能的終極目標。加強運用綠能裝置為政府主要推動的重大政策方向之一,惟在國內有限的空間資源之下,如欲達到政策規劃所設定的綠能使用目標,則預期需要開展更多跨域結合的創新應用方法。

臺灣的文蛤養殖,早期放養於西岸各河口淡海水交界匯流的開放水域,直至1970年間以魚塭養殖才逐漸普遍,所需的種苗多來自西部淺海沙岸以人工撈捕的貝苗,其體型僅如海沙般的大小,故又稱為黑砂苗。在1980-1981年間,水產試驗所臺西分所 (現臺西試驗場) 進行了文蛤種貝催熟、採卵、授精、孵化、育苗等試驗,成功開發文蛤人工繁殖技術,並推廣至民間業者應用,人工苗因而得以量產並逐漸取代天然海苗。近年來因為消費者對文蛤需求日增,促使養殖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業者開始大幅提高放養密度;但臺灣的文蛤養殖區域的進排水系統大都不甚完善,放養密度不斷提高的結果導致魚塭嚴重老化,加上近年來極端氣候發生頻率日益增加,以致西部沿岸文蛤大量死亡的事件頻傳,除造成養殖成本的增加外,受到產量下滑的影響,也導致文蛤價格持續攀升。

為了文蛤養殖產業的永續發展,培育優質蛤苗以及發展因應氣候變遷的養殖方式與管理技術應是未來重要的課題。透過養殖與綠能共構的方式,藉由太陽能板設施降低飼養池溫度的高低起伏,進而避免文蛤因氣溫劇烈變化導致大量死亡。對漁民的收益面來說,除了養殖收入之外,在太陽光電售電後亦可多了租金或回饋金的業外進帳。但搭設太陽能板除了增加設置成本外,在遮蔽的情況下,養殖物種是否會受到影響,恐需進一步透過相關養殖試驗才能瞭解。故本研究透過文蛤養殖產業綠能共構之問卷分析,以評估此一策略在產業面上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