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冑刺尻魚繁養殖初探

  • 出版日期:111-12-01
  • 點閱數:175
  • 修改時間:111-12-22

海水觀賞魚的展示讓人們接觸平常看不到的海底世界奇觀,也見識到海洋世界繽紛且新奇的生物,當然也包含大部分的蓋刺魚科 (Pomacanthidae),這些是海水觀賞魚市場中的高價魚種。蓋刺魚科魚類多棲息於水質清澈且溫暖的珊瑚礁海域,是珊瑚礁魚類中顏色最鮮豔,花紋最多變的魚種。因為形體類似淡水神仙魚,故被稱之為海水神仙魚,全世界有8屬91種,臺灣則有7屬29種。

刺尻魚屬 (Centropyge) 是蓋刺魚科中最大的一屬 (34種),也是最受歡迎和交易量最大的種類,主要是因為牠們成魚的體色鮮豔且形體較小,蓄養空間較不受限。

刺尻魚是高度社會化的物種,喜歡成群結隊地移動。牠們是雌雄同體先雌後雄的生殖型態,這表示當刺尻魚剛成年時,所有的魚都是雌性。在海域環境中,刺尻魚多採一夫多妻制,一尾雄魚可能會有多尾雌魚相伴。這些雌魚形成雌性配偶群 (harem groups),而這些雌魚亦有一定的順位。當族群中的雄魚死亡後,第一順位的雌魚會在數週內性轉變成主導族群地位的雄魚。

刺尻魚的食性為肉食性或雜食性,通常以藻類海綿海鞘珊瑚蟲等為食,在人工養殖環境中容易被馴養成人工飼料為食物的來源。

刺尻魚分布地點範圍不大,容易被捕捉,且人工繁殖技術尚未成熟建立,使得野生刺尻魚面臨相當嚴重的採捕壓力。目前長期依賴採集野生刺尻魚的行為,引起人們對於資源是否永續的擔憂。因此許多研究人員積極開發其繁養殖技術,除了將可滿足觀賞水族業市場需求外,更可同時保護我們的珊瑚礁生態系統,延續偏遠島嶼賴以為生的天然資源,創造可長可久的漁業經濟。不幸的是,大多數刺尻魚屬魚類的人工生產已被證明極具挑戰性,主因是具領域性的種魚習性,造成配對困難;產卵數量少,量產模式不易建立;剛孵化的魚體小及餌料生物不易取得等因素。這些困難點都將是未來發展刺尻魚屬繁養殖技術的障礙,迫切待解決的研究課題。本研究將針對冑刺尻魚 (Centropyge loriculus)繁養殖技術做初步探討,以為後續量產技術建立之基礎。

冑刺尻魚分布在太平洋的熱帶海域,包括菲律賓澳洲北部及夏威夷群島等水深15至60 m的海域,俗稱「火焰神仙」。因紋路多變、體色鮮豔,是許多水族玩家海水缸內的首選,目前國內5-7 cm的個體要價新臺幣2,000-2,300元。且從2020年底夏威夷已啟動禁採機制,日後市場單價會更高漲,所以目前正是發展人工繁養殖技術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