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地區文蛤殼色選育分析

  • 出版日期:112-03-01
  • 點閱數:216
  • 修改時間:112-03-28

文蛤養殖一直是臺灣貝類養殖的大宗,根據漁業年報資料顯示,2021年文蛤養殖面積約8,000-9,000公頃,佔整體陸上養殖面積25%,產量近4.9萬噸,產值約新臺幣40億元,佔總體鹹水魚塭產殖25% 和貝類產值47%,相較於牡蠣年平均產量2萬公噸,蜆的產量平均為4,500公噸,顯見其重要性。在文蛤選育的過程中主要是以遺傳標誌作為選育的工具,而遺傳標誌主要分為形態標誌、細胞標誌、生化標誌和分子標誌四類,其中形態標誌是指肉眼可見或儀器可測量的特定生物外部形態特徵,但形態標誌易受基因產物與環境影響,要和分子遺傳標誌一併使用,而分子遺傳標誌是利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來區分不同的個體或群體,並且可以穩定遺傳的物質或性狀,與其他標誌相比具有穩定性、特異性、多態性及操作簡單等優點,本研究即是利用形態標誌和分子遺傳標誌,針對不同地區成長的文蛤進行殼色分析及作為育種的參考。

形態標誌是以殼色、殼長、殼寬及殼高等明顯的殼性狀進行篩選標的,研究中發現貝類的色素 (pigment) 表現通常和黑色素 (melanin)、類胡蘿蔔素 (carotenoid) 和吡咯 (pyrrole) 有關 (Williams, 2017),其中黑色素表現又和酪胺酸酶 (tyrosinase) 有關。在太平洋牡蠣 (Crassostrea gigas) 的研究中發現,Tyr基因和殼的色素形成有關,而Tyr-2基因則和殼的形成機制相關 (Zhu et al., 2021),在牡蠣的研究中發現,殼色基因和成長基因有鏈鎖現象,深色的牡蠣其成長的體型優於一般殼色的牡蠣 (Xu et al., 2017);另外在文蛤 (Meretrix meretrix) 的研究中也發現,刻痕基因 (Notch gene) 除了會參與殼色素形成機制,也會參與鈣離子調控機制,可以推論基因表現控制大部分殼色的形成 (方等,2017;劉等,2015)。

在中國育成的文蛤品系中,較為被廣泛運用的有文蛤萬里紅及文蛤萬里2號)。文蛤萬里紅,顧名思義即是文蛤有鮮豔的紅殼,是由江蘇地區野生群中選取基礎群,以顏色和生長速度為選育標的,經由5代的連續選育而成,12月齡貝其棗紅色體色佔個體比例100%,平均體重和未選育文蛤相比可以提高24.1% (林等,2015);文蛤萬里紅2號,以顏色 (暗紅鋸齒花紋) 和生長速度為選育標的,經由4代的連續選育而成,增產率和未選育文蛤相比可以提高28.7-38.2% (林等,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