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食用水母漁業簡介

  • 出版日期:95-06-01
  • 點閱數:111
  • 修改時間:108-06-13

食用水母通稱為海蜇,是中華料理不可或缺的食材。晉朝博物學者張華 (西元232-300年) 於其所著的「博物志」中記載:「東海有物,狀如凝血,縱廣數尺方圓,名曰鮓魚。無頭目,腹內無腸臟,其所處,眾蝦附之,隨其東西,越人煮食之。」,這是歷史上最早有關食用海蜇的紀錄。顯然,在此之前,人們即已開始烹煮海蜇食用,可知國人將海蜇作為食材的歷史至少已有1700年。日本於明治時代,在瀨戶內海兒島灣附近方有海蜇漁業之報告。隨著需求增加,海蜇漁業也逐漸發展,漁場從中國、韓國沿岸擴展到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緬甸、高棉、印度等之熱帶海域。另依據FAO之統計資料顯示,美國、土耳其、俄羅斯、澳洲、英國、南非的那密比亞等地區,於近幾年也都有捕撈海蜇之紀錄,這應是拜中國移民之賜 (Omori & Nakano, 2001)。1990年前後,伴隨全球及中國經濟之急遽成長,食用水母的產量也跟著水漲船高,1999年全球年產量最高達529,401噸 (圖1)。雖然海蜇是這麼重要的水產品,但吾人對海蜇生物學方面的探討似乎未能趕上海蜇漁業的發展。例如,近年來在東海、黃海、日本海及日本的太平洋海域所爆發的大型水母暴量出現的問題,對當地的漁業造成巨大的影響,然而吾人對於該大型水母之生物學知識幾乎付之闕如,包括為何會暴量出現?與海洋環境變化有何關連?何年會再度發生等問題,至今仍混沌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