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聞有數篇報導貴所在蟹類繁殖有大幅度進步,本人投注研究陸寄居蟹人工繁殖復育亦有8年而略有小成,然因大閘蟹或蟳類繁殖技術,對於陸寄居蟹繁殖技術提昇均有直接助益,本人在大眼幼生 (megalopa) 階段亦遭遇互食而無法大幅增加活存率的困境。按新聞報導,善泳蟳只能達數百尾,但遠洋梭子蟹可以成功放苗數十萬隻,顯然已經突破大眼幼生階段互食的問題,而新聞中僅簡短描述:「透過改進水質管理技術、調整餌料生物投飼方式、設定蟹苗附著網框,以及精準掌握著苗時間點避免互食」,請問其較詳細之相關技術或方法為何?

  • 來函日期:105-07-24
  • 類別:甲殼類養殖

在蟹類繁養殖技術中最大挑戰為相互殘食問題,從大眼幼生開始殘食。透過「改進水質管理技術、調整餌料生物投飼方式、設定蟹苗附著網框,以及精準掌握著苗時間點避免互食」,進一步來說,利用大水體養殖池 (50-200噸),培養穩定的水色 (水色40-60 cm),投給活的大型餌料生物如中大型豐年蝦或橈足類;採用少量多次投餵,每天分8次投餌,尤其夜間需投餌至少3次以上,加大打氣量讓水體能翻滾,在水中增設蟹苗附著網框,增加讓稚蟹棲息空間,進而分養降低養殖密度。最好使用同一天孵化蟹苗,避免大小參差,發生大吃小現象。如此可降低殘食進而提高其活存率。至幼蟹約5 cm以上可採蟹公寓養殖 (一室一蟹) 式,可避免殘食又可生產高價之「軟殼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