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魚茭共生友善環境經營模式示範及效益評估

  • 日期:109-12-01
  • 點閱數:357
  • 修改時間:110-07-13

本技術整合茭白筍 (Zizania latifolia) 栽培之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及水資源利用節水技術,以蚵殼粉等水產生產剩餘物質處理後其產量為3231.2 (1821.5 + 1409.7) kg/0.1ha,高於土壤酸化之田區 (對照組) 產量為2316.8 (1203.7 + 1113.1) kg/0.1ha,其可有效改善土壤酸化之問題,回復地力。利用茭白筍之吸收能力,將養殖後之廢棄水排入茭白筍田區後,其總氨氮及硝酸態氮皆可經茭白筍之吸收而降低,淨化養殖漁業廢棄水之水質。另於田區進水口處設置一水池,進行鯉魚 (Cyprinus carpio carpio)、青魚 (Mylopharyngodon piceus)、泰國鯰 (Clarias batrachus)、鱉 (Pelodiscus sinensis) 或泥鰍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等物種放養,經調查顯示可有效防止田區福壽螺 (Pomacea canaliculata) 的危害,田區之福壽螺卵塊皆少於未放養魚隻之田區。再者,搭配有益微生物如木黴菌 (Trichoderma spp.) 之使用,可加速茭白筍栽培過程中剝除下來並棄置於暗溝中之老葉分解,分解後所產生之肥分可循環再利用於茭白筍生長之所需。經由上述之技術整合後建立魚茭共生模式,整合為一友善環境與永續農業之生產模式,維護水田自然生態,提升茭白筍及漁業養殖產能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