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皇后迷宮異形的配對與繁殖

  • 作者:陳建彰、張凱傑、王俐文、蘇慧敏、楊順德

皇后迷宮異形 (Queen Arabesque Pleco,Hypancistrus sp.) 為鯰形目、甲鯰科、下鉤甲鯰屬,原產於巴西塔帕若斯河流域,其全身體表覆蓋黑白密集且不規則的細紋,紋路間分佈白色細小圓點,成體體型約介於8~9公分之間,在水族市場稱為皇后迷宮異形 (水族通路品系編號L260)。目前市場來源多為野生採捕,價格依體型大小而不同,一般每尾介於200~800元之間。

皇后迷宮異形為夜行性生物,平時多躲藏於水族缸內之遮蔽物中,但經穩定飼養後,白天亦會出來攝食,其個性溫馴,並具有撿拾殘餌特性,除適合與其他魚類混養,也兼具工具魚及觀賞價值。幼魚至亞成魚階段較難判斷性別,需待其性成熟後才可以從外觀判別 (圖一),經俯視圖觀察,雄魚頭型呈凸字型,雌魚呈三角形;雄魚體型瘦長,雌魚圓潤且腹部膨大;雄魚鰓部及胸鰭的棘刺較為發達,雌魚則否。

皇后迷宮異形種魚(圖一)

本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目前已可於人工環境下成功誘導皇后迷宮異形自然配對繁殖,經觀察發現,穩定蓄養一段期間的皇后迷宮異形,經特定的環境因子刺激後,可順利誘發其繁殖行為。種魚在繁殖前,雄魚會先將作為繁殖巢之陶瓷甕內部的碎石或殘餘物清理乾淨,接著將雌魚驅趕至甕內後壓在雌魚上方並堵住甕口,同時張開胸鰭以特定頻率持續震動。經12~48小時後,雌魚會產出金黃色的沉性黏性卵,並離開陶瓷甕,雄魚則繼續停留於陶瓷甕內進行護卵直到孵化。皇后迷宮異形為多次產卵型魚種,一般約21~30天可再次繁殖,每次可產下15~25顆卵不等,受精卵粒為正圓形 (圖二),卵之間彼此接觸相黏,不會與陶瓷甕基底相黏,卵徑約為4.1 mm±0.1,在水溫28℃下,約經168小時後孵化。剛孵化的仔魚已能快速游動 (圖三),並帶有碩大的卵黃囊,此時尚未開口,無法攝食;孵化後第四天,仔魚體表開始出現黑色素且背鰭及尾鰭明顯發育 (圖四);孵化後第十天卵黃囊消失,仔魚已可攝食人工配合飼料 (圖五)。
異形魚的成長速度緩慢,且需2~3年才性成熟,目前大多數異形魚仍為野生採捕,僅少部分有人工繁殖紀錄,其中熊貓異形已被列入CITES瀕危物種公約附錄三,因此希望建立相關繁養殖技術以避免過度捕撈。目前藉由控制環境因子已可穩定使皇后迷宮異形在人工環境下繁殖,未來可依循此方式,儘速建立其他高經濟小型異形魚之繁養殖及量產技術。

圖二、皇后迷宮異形受精卵

圖三、剛孵化的皇后迷宮異形魚苗

圖四、孵化後4天的皇后迷宮異形魚苗

圖五、孵化後10天的皇后迷宮異形魚苗

圖六、孵化後100天的皇后迷宮異形魚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