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防疫新生活運動,蝦類也來響應吧

  • 作者:楊明樺、陳盈達、吳豐成 / 東港生技研究中心

由於全球COVID-19疫情的快速蔓延,為了降低感染風險以及感染後的危害,政府不斷呼籲民眾踴躍施打疫苗,並且做好各項防疫工作,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以及保持社交距離等有效隔離病毒的方法。同樣的,我們養殖的經濟蝦類包括白蝦、草蝦以及淡水長臂大蝦,也都面臨著各種傳染性疾病的危害,其中尤其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與我國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所表列或指定檢疫的疾病種類,這些疾病會造成蝦類繁養殖育成率低、體型參差不齊或長不大,每年都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由於蝦類是無脊椎動物,無法像人類一樣可以開發有效的疫苗來對抗疾病,因此需藉由維護生物安全的各項防疫隔離設施或措施,以有效降低病原入侵養殖場的機會,並避免場內疾病擴散或流出。實施生物安全管理措施雖然無法完全排除所有的風險因子,但能最大化降低感染原與疾病發生的機會,是蝦類產業面對疾病威脅最快速有效而且符合經濟效益的因應做法。

蝦類疾病的傳播方式區分為垂直傳播與水平傳播。垂直傳播是指經由帶病毒的親蝦傳染給子代;水平傳播則是指病毒、細菌或真菌等病原經由水、糞便、餌料、器具或其他載體生物,透過物理性接觸,使蝦類經口攝食而感染,這也是所有蝦類疾病的主要傳播方式。因此,蝦場生物安全相關的風險因子包括:(1)蝦子:包括帶病原的種蝦、幼體、蝦苗及成蝦等,這些不同階段或大小的蝦子在不同場區的移動,以及蝦子屍體、蝦殼、糞便或相關廢棄物的不當處置等;(2)水體:不同生產階段所使用的水源以及排放水等;(3)環境:包括養殖池槽等基礎設施、水處理或各項生產設備、器具、人員、餌料,以及包括陸域與空域等所有可能的病原宿主或載體生物等。

上述三項因子依據產生疾病的風險高低與減緩風險的優先順序分別為蝦子、水體與環境。換言之,蝦場要達到生物安全須要全面具備不帶特定病原的蝦、水以及環境,其做法包括繁殖用種蝦與與其衍生之各階段蝦苗,都應經過檢驗以確保不帶有指定疾病種類後再投入生產。蝦場使用的水源也應確保安全無汙染,若引水來源為潮溝水、灌溉用水或海面表層水,因容易帶有甲殼類幼生及動物性浮游生物等可能的病原宿主或載體,應確實做好過濾及消毒工作,並建置蓄水池或水處理池來把關用水的安全,或發展封閉式的循環水或省水養殖模式,以降低病原藉由引水進入蝦場的風險。在環境管控上,不論是培育幼苗或養殖成蝦都應盡可能做到統進統出,讓蝦場有淨空期來進行全面清潔消毒,才能有效阻斷場內的交叉感染。各池使用的器具與網具都應獨立使用,為了預防雙手及鞋子沾黏病原,進入場區須洗淨雙手並更換鞋具(圖1)。此外,養殖場建置防蟹圍籬與防鳥網能有效隔離陸域與空域的帶原生物,而池內鋪設HDPE類的塑膠布與設置中央排汙系統則是能有效清潔與管理底質(圖2),蝦場應善加利用。

圖1、蝦場須設立門禁管制,為了預防雙手及鞋子沾黏病原,進入場區須洗淨雙手(左)並更換鞋具(右)。

圖1、蝦場須設立門禁管制,為了預防雙手及鞋子沾黏病原,進入場區須洗淨雙手(左)並更換鞋具(右)。

圖2、蝦池鋪設HDPE膜、設中央排汙、池壁高於地面、上方架設防鳥網等做法有利於落實生物安全防疫。

圖2、蝦池鋪設HDPE膜、設中央排汙、池壁高於地面、上方架設防鳥網等做法有利於落實生物安全防疫。

由於蝦類疾病的發生是蝦體健康狀態、環境狀況以及存在病原體三大因子的綜合影響,上述的防疫隔離只能做到排除病原的一環,但水生環境對於常在性的細菌則很難徹底隔離與消除,因此要需加強水質管理,各項參數都要能夠符合蝦類需求,營造適合蝦類生存的環境,同時也需要強化蝦體所需營養及免疫力,讓蝦類在面對全球性傳染性疾病的同時,也能像我們人類一樣,打一場防疫的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