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遊釣的夢幻魚種−大口湯鯉

  • 作者:陳富美、陳冠如、楊順德/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大口湯鯉 (Kuhlia rupestris) 俗稱烏尾冬,分類地位屬於:條鰭魚綱(Actinopterygii)、鱸形目 (Perciformes)、湯鯉科 (Kuhliidae)、湯鯉屬 (Kuhlia)。依據臺灣魚類資料庫,臺灣產湯鯉屬魚類有三種,包括大口湯鯉、鯔形湯鯉 (K. mugil) 以及黑邊湯鯉 (K. marginata),可透過尾鰭上的斑紋樣式來進行區分,大口湯鯉的尾鰭上下葉各有一個黑色斑塊 (圖1),鯔形湯鯉是各有二條黑色帶,黑邊湯鯉則是尾鰭末端有黑色緣。另外,這三者當中,大口湯鯉的體型最大,體長可達45 cm以上,體被有櫛鱗 (圖2),胸鰭上方的側線略為向上彎,背鰭與臀鰭的基部具有鱗鞘,成魚體側鱗片的外緣呈現黑褐色。大口湯鯉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地區,主要棲息環境為河川中下游或是河口,屬於降海產卵魚類,仔魚孵化後隨著海流漂浮,之後再溯游至溪河中成長。Feutry等 (2012) 依據野外捕獲的大口湯鯉耳石判讀結果,推算其幼生漂浮期 (pelagic larval duration) 平均為40.6±6.9天。

圖1、大口湯鯉尾鰭上下葉各有一個黑色斑塊

圖1、大口湯鯉尾鰭上下葉各有一個黑色斑塊

圖2、大口湯鯉的櫛鱗,游離端具鋸齒狀構造

圖2、大口湯鯉的櫛鱗,游離端具鋸齒狀構造

大口湯鯉為重要溪釣魚類,尤其是飛蠅釣 (fly fishing) 釣友的夢幻魚種,在澳大利亞東北部亦有「legendary angling species」 (傳奇的垂釣魚種) 之美稱。在漁業利用上可作為食用魚,其肉質Q彈鮮美,價值不菲;另外由於大口湯鯉外觀為銀亮與黝黑交織亦為高價的觀賞魚,然目前水族市場販售的大口湯鯉皆自野外採捕,過度捕撈可能威脅野生族群。

本中心正積極進行大口湯鯉繁養殖相關研究,在種魚培育過程,筆者以浮性人工配合飼料進行投餵,觀察到魚隻會快速衝至水面攝食,並常造成水花的噴起,可見其索餌力道強勁及游動之快速。在食性研究方面,本中心採樣10尾大口湯鯉 (標準體長平均為2.9±0.5cm),測量腸道長與體長計算其比值約為0.5,許多研究者認為肉食性魚類腸道長與體長的比值小於1,然Pusey等 (2004) 曾分析大口湯鯉的胃內容物,其中小型無脊椎動物及昆蟲約佔87%、植物葉片及果實約佔12%,故大口湯鯉應屬雜食偏肉食性魚類。本中心目前培育之大口湯鯉已陸續發育至成熟體型將持續進行繁殖試驗,希望未來可以成為臺灣新興的養殖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