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以黑䱛幼魚耳石輪紋變化窺探生活史初期發育情形

  • 作者:鄭力綺1、李彥宏2、賴繼昌1、吳豐成2、翁進興1/ 1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2東港生技研究中心

以黑䱛(Atrobucca nibe) 幼魚耳石輪紋變化窺探生活史初期發育情形

黑䱛(Atrobucca nibe) 俗名黑口,屬石首魚科 (Sciaenidae) 的一種,為臺灣西南海域的重要經濟魚類。根據中華民國臺閩地區漁業統計年報資料顯示,該魚種於1970-1990年間,漁獲量維持在3,000-4,000公噸,自2000年後大幅度遞減,目前已不到500公噸,可見其資源量已明顯減少。

為增裕黑䱛漁業資源,過去多半著重於棲地生態、生殖生物學及漁場資訊等之調查,並據以作為該魚種資源評估及漁業政策訂定之參考指標。然受限於網具選擇及漁船作業位置,前述研究對象多以大型成魚為主,不曾有關於幼魚生活史初期發育情形及年齡形質微細結構變化等研究。年齡形質,包括鱗片或骨骼等,係隨著時間序列增長的鈣化物組織。其中,位於魚類內耳系統的耳石具三對,包括矢狀石(sagitta)、扁狀石 (lapillus) 和星狀石 (asteriscus),屬硬骨魚司平衡及聽覺等器官。三對耳石在外觀形態上有很大的差異,多數的硬骨魚類以矢狀石為最大,其次為礫石,星狀石則最小;鯰形目和鯉形目等骨鰾魚類則以星狀石為最大。就不同魚種間,耳石形態以矢狀石差異性最大,礫石差異性最小,星狀石則介於兩者之間,故多數學者以矢狀石的外觀形態作為魚類種類鑑定及種族辨別等依據。此外,耳石於胚胎時期即形成,隨著魚體的增長,會不斷的向外沉積,呈具時序性的明、暗帶,並受周遭環境刺激、生理反應等產生不同的輪紋結構,因此可依其成長輪變化判別不同種群間的生活史策略。

本所於2022年4月建立黑䱛魚苗繁養殖技術,培育幼魚一批,並蓄養以持續觀察不同發育階段之魚體形態特徵,飼養水溫控制在22-25℃,無特殊光照。本研究以該批黑䱛幼魚矢狀石為基準 (圖1),透過魚苗外觀形態時序性變化與耳石微細結構深入比對,以了解不同生活史階段下成長輪沉積狀態與沉積週期為何。該批魚苗於2022年4月16日孵化,於同年7月8日撈取,日齡為84天。對照稚魚耳石微細結構 (圖2),於第3天隨著魚苗開口攝食輪蟲 (孵化後第4天攝餌幼魚外觀形態如圖3 A) 出現初次攝食輪 (first feeding check, FFC),孵化輪 (hatching check, HC) 至第10輪間呈規律的同心圓。孵化後第10-20天,除餌料轉換為橈腳類外,魚苗進入開鰾適應期 (圖3 B),成長輪紋顏色明顯較淡。開鰾成功的魚苗開始具備上浮與下沉能力,在21-40天左右可看出其體長迅速增長(圖3 C),頭部、身體及尾柄出現色斑,耳石成長輪呈花瓣狀沉積,輪距明顯較寬。於41-70天,魚苗外觀形態如色斑等仍持續轉變 (圖3 D-E),然耳石成長速率減緩,輪距明顯變窄,不易判讀。隨著魚體形態趨近成魚 (圖3 F),第70輪後之輪紋又以規律的同心圓沉積,總輪紋數 (84輪) 與成長天數一致。由此推判,黑䱛耳石明、暗帶形成週期為一天,且輪紋沉積狀態與其生理、形態變化等有密切的關聯性。爾後可於魚苗不同發育階段針對耳石進行體內染色加以標記,進一步驗證上述推論之準確性,以作為未來野外系群年齡組成結構或生活史特性研究等參考依據。

圖1、黑䱛稚魚 (93 mm FL, 7.95g) 之矢狀石

圖1、黑䱛稚魚 (93 mm FL, 7.95g) 之矢狀石

圖2、黑䱛稚魚 (76.7 mm FL, 4.82 g) 耳石微細結構圖。HC為孵化輪 (hatching check),FFC為初次攝食輪 (first feeding check),餘標記圓點及數字為判讀天數

圖2、黑䱛稚魚 (76.7 mm FL, 4.82 g) 耳石微細結構圖。HC為孵化輪 (hatching check),FFC為初次攝食輪 (first feeding check),餘標記圓點及數字為判讀天數

圖3、黑䱛稚魚不同發育階段外觀形態變化,分別為孵化後 (A) 第4天、(B) 第12天、(C) 第26天、(D)第41天、(E)第63天及 (F) 第84天

圖3、黑䱛稚魚不同發育階段外觀形態變化,分別為孵化後 (A) 第4天、(B) 第12天、(C) 第26天、(D)第41天、(E)第63天及 (F) 第8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