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氏馬加鰆 (Scomberomorus commerson) 俗稱土魠,為臺灣沿近海漁業中重要且高價的經濟魚種,臺灣好魚排行榜有「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加」之說,其中的馬加指的就是土魠。國人愛吃土魠,但根據漁業統計資料顯示,其漁獲量逐年下滑,顯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此,本所結合海洋及養殖研究能量,積極開發本魚種之繁養殖技術,期望未來能以養殖取代漁撈,供應消費市場,同時藉由適當的魚苗放流,增裕其野外族群資源。
本所土魠研究團隊於2023年5月在海上取得成熟精卵進行人工授精後,載運回海水養殖研究中心進行培育 (圖1)。受精之胚體卵平均卵徑為1,096 ± 22 µm,剛孵化的魚苗全長為1.92 ± 0.04 mm,孵化後第2天,體全長3.32 ± 0.07 mm、口徑0.57 ± 0.01 mm,此時開始攝食橈足類;孵化後第8天,仔魚快速成長,體全長增加至5.60 ± 0.18 mm、口徑1.17 ± 0.17 mm,開始投餵四指馬鮁 (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銀紋笛鯛 (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 及密點少棘胡椒鯛 (Diagramma pictum) 等海水魚仔魚苗;孵化後32天,體全長已增加至118.26 ± 11.13 mm、體重為12.35 ± 3.77 g、口徑21.02 ± 1.48 mm,開始以赤尾青、丁香魚、鯖魚碎肉等進行馴餌。到了孵化後48天,魚苗體全長為254.29 ± 13.76 mm、體重98.24 ± 15.17 g,成長相當快速。養殖9個月後,土魠幼魚之體長、體重已分別達60~80公分與2~3公斤左右,主要投餵鯖魚、秋刀魚及藍圓鰺等餌料。經檢查發現,其生殖腺已開始發育,雄魚精巢尤其明顯。
圖1、受精卵於水泥池進行培育
目前本所約蓄養60尾左右的土魠 (影片),因受限於空間,魚隻的成長有趨緩現象,未來能否在池中自行繁殖產卵需再密切觀察。海水中心已規劃興建空間更大的水泥養殖池,期望能將第一代魚苗順利育成種魚,早日達成完全養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