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外套膜色彩多變的硨磲蛤

  • 作者:陳郁凱、翁進興∕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

硨磲蛤(giant clams)為硨磲蛤科(Tridacnidae)物種的通稱,全世界共有2屬13種,而臺灣現有 7 種硨磲蛤的發現紀錄。硨磲蛤生長於印度-太平洋清澈溫暖的海水中,除了巨大美麗的外殼引人注目,其外套膜多變迷幻的螢光色,更深深吸引許多人目光,也讓牠成為海水觀賞魚缸中造景的熱門物種。

硨磲蛤主要靠著共生的蟲黃藻(zooxanthellae)行光合作用所產生的能量維生,另一方面也以鰓行濾食作用作為次要的能量來源。因濾食作用不足以維持其基礎代謝,因此硨磲蛤無法存活於充滿浮游生物但光照不足的環境中,卻可以在寡營養鹽的熱帶珊瑚礁生態系中生活。

研究指出,硨磲蛤棲息處的水溫若高於30℃達2週以上,則共生藻會離開外套膜,導致硨磲蛤呈現白化現象;其後若環境條件回復,則共生藻會再重新附著,但如果白化時間太長,最終將導致硨磲蛤死亡,例如2015-16年的聖嬰現象,便造成了法屬玻里尼西亞環礁的硨磲蛤大量白化死亡。

硨磲蛤外套膜多變的圖案與紋絡(mantle pattern),源自其共生蟲黃藻以及硨磲蛤本身的虹彩細胞(iridophores)分布型態,即便是同一種硨磲蛤,個體間的蟲黃藻色素以及虹彩細胞分布亦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外套膜的顏色、花紋也可能大相逕庭。硨磲蛤所呈現的迷幻螢光藍綠色,主要源自覆蓋於外套膜上的虹彩細胞;當虹彩細胞格柵狀堆疊的方向與入射光平行,會有藍光及紫外線折射的效果,具有保護的作用;而入射光與格柵構造垂直時則出現繞射效果,將光線導向共生的蟲黃藻。

硨磲蛤棲息於珊瑚礁環境,必須面對許多掠食者的威脅,像是板機魨、章魚、河豚、魟魚、螃蟹、法螺等,都會捕食年幼的硨磲蛤。為了存活,硨磲蛤發展許多避敵機制,例如較難以被夾碎的力學結構,外套膜邊緣有許多具感光作用的微小眼點(pinhole-eyes),能偵測物體的移動,以及時緊閉雙殼來防止敵害。此外,研究指出,硨磲蛤的顏色多型性(color polymorphism)提供了隱蔽效果,使其視覺上能夠融入複雜的珊瑚礁環境背景,降低被捕食的機率;但是如果該個體共生之蟲黃藻種類呈現之顏色與背景不相符,則其被捕食的機率則會提高。

顏色、花紋各異的硨磲蛤個體 (攝於墾丁國家公園海域)

顏色、花紋各異的硨磲蛤個體 (攝於墾丁國家公園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