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美麗的珊瑚礁魚類潛藏之危險

  • 作者:黃淑敏/水產養殖組

臺灣擁有壯麗的海岸景觀與多樣化的海域棲地,孕育了豐富美麗的珊瑚礁魚類。然而這些披著豔麗外衣的海中精靈,事實上潛藏了一些危機,即其可能攜帶有熱帶性海魚毒。

熱帶性海魚毒又名西卡毒素(ciguateric toxins, CTXs),主要毒素結構是由13~14個環組成的脂溶性聚醚化合物,極為穩定,縱使經高溫烹煮、冷凍、乾燥或人體胃酸,均不會被破壞。1970年代後期,在岡比亞群島附近發現了有毒的岡比亞鞭毛藻。這種鞭毛藻主要附生在紅色、棕色和綠色等大型海藻以及死亡的海藻沉積物與珊瑚碎礫中。當熱帶珊瑚礁魚類攝食到這些有毒藻後,毒素便開始在魚體中累積,再經由食物鏈的傳遞與蓄積以及魚體本身的生物氧化與代謝作用,轉化成毒性更高的西卡毒素,當人類食用這些有毒魚類時,就會引發中毒症狀 (ciguatera fish poisoning,簡稱CFP)。

西卡毒素化學結構

西卡毒素化學結構 (圖片來源: FAO, 2004)

熱帶性海魚毒的中毒症狀隨著魚體的含毒性、所攝食的部位及個人的敏感性而有所差異,通常在攝食 1~24 小時後出現症狀,主要表現於腸胃、神經及心血管3方面,其中對腸胃及神經的影響較為顯著,茲簡述如下:1.腸胃方面:中毒初期會有腹痛、噁心、下痢和嘔吐現象,並因此導致嚴重脫水,症狀通常會持續1到2天;2.神經方面:主要是感覺遲鈍和異常,對於冷熱的感覺相反,碰觸肌肉時會有劇烈的疼痛感,其次還有疲勞、無力感、後肢麻痺、流口水、流眼淚、運動失調等。相關症狀會持續較長時間,從數個星期、數個月有時甚至達數年之久;3.心血管方面:會有心房肌肉收縮增加、心律不整、心搏徐緩和低血壓現象發生,嚴重者可能會因呼吸困難導致死亡。

由食藥署公布之臺灣歷年海魚毒素之中毒案例、監測和風險預警分析報告指出,體重大於3公斤以上之珊瑚礁魚類,為攜帶西卡毒素的潛在風險來源,其中絕大多數仍屬於野生魚種。臺灣目前可成功養殖的魚種已超過百種,消費者的選擇相當多元,因此,建議國人不妨優先選用具有產銷生產履歷、飼養過程使用人工配合飼料之養殖魚種,如此除了符合食品安全需求外,也能促進養殖產業發展,並兼顧海洋生態與資源之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