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身世多變的石斑魚稀客-白邊纖齒鱸

  • 作者:陳高松¹、溫國彰² / ¹水產試驗所企劃資訊組、²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白邊纖齒鱸 (Gracila  albomarginata) 屬於中小型石斑魚,最大全長可達50公分,食性以小型魚類、甲殼類為主。通常多以單獨個體巡游為主,偶爾可發現有3至4尾個體的群游狀況。分布水深在15至120公尺之間,喜棲於沿近海岸的外礁斜坡區域或深水區域。該石斑魚種呈現塊狀分布,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西從非洲東岸的莫三比克到南太平洋的法屬波里尼西亞,北自日本沖繩列島到澳洲大堡礁之間的熱帶與亞熱帶海域都曾有記錄。根據臺灣魚類資料庫所載,該魚種非屬常見石斑魚種,臺灣僅在臺東縣蘭嶼有少數釣獲紀錄。圖一之照片由釣友廖山德先生提供,釣獲時間為今年5月,釣獲地點就是在蘭嶼海域。

1-1

圖一、 蘭嶼海域釣獲之白邊纖齒鱸(廖山德先生提供)

石斑魚的分類,因物種繁多、地理分布廣泛,加上許多種內形態變異的狀況,一直存在許多爭議且沒有定論的難題。近年較大的分類階層異動係為Smith & Craig (2007) 建議將石斑魚亞科 (Epinephelinae) 提升為石斑魚科 (Epinephelidae),並將原先的含括的5個族 (tribe) (Johnson, 1988) 提升為亞科階層。接著,Ma & Craig (2018) 利用粒線體COI16S12S,以及細胞核TMO4C4等4個基因作為遺傳標誌,重新建構了169種石斑魚的分子親緣演化樹,並提出許多突破性的假說,明顯有別於過去以外部形態及內部器官組織構造為分類依據的結果。

在生物分類的歷史上,白邊纖齒鱸在生物系統分類上歷經了多次的修正,最早因其背鰭具有9根硬棘,被歸類於九棘鱸屬(Cephalopholis),並有Aethaloperca albomarginataCephalopholis albomarginatusEpinephelus albomarginatus等同種異名。目前則歸類為鱸型目 (Perciformes)、石斑魚科 (Epinephelidae)、纖齒鱸屬 (Gracila) 下唯一的魚種。Ma & Craig分析發現,白邊纖齒鱸與波倫氏九棘鱸 (Cephalopholis polleni) (圖二)及七帶九棘鱸 (Cephalopholis igarashiensis) (圖三) 之分子親緣關係極相近,因此建議將其由纖齒鱸屬再度改列九棘鱸屬。Smith-Vanize等人 (1988) 曾利用電子顯微鏡針對白邊纖齒鱸與波倫氏九棘鱸的櫛鱗構造,以及頭骨與脊椎骨等微細形態進行描述,顯示兩魚種為外部形態確實極為相似,與Ma & Craig之假說相互呼應。

1-2

圖二、與白邊纖齒鱸外型極為相近的波倫氏九棘鱸(廖山德先生提供)

1-3

圖三、與白邊纖齒鱸分子親緣關係極為相近的七帶九棘鱸

除了白邊纖齒鱸,許多常見的石斑魚種在Ma & Craig提出的分類假說中,亦有屬階層(Genus)的分類異動。例如,駝背鱸屬(Cromileptes)的老鼠斑與光齶鱸屬(Anyperodon) 的白線光齶鱸均改列石斑魚屬 (Epinephelus);鳶鮨由鳶鮨屬 (Triso)改列下美鮨屬(Hyporthodus);煙鱠由煙鱸屬(Aethaloperca)改列九棘鱸屬(Cephalopholis);鮑氏澤鮨則由澤鮨屬 (Saloptia) 改列鰓棘鱸屬(Plectropomus)等,解決了石斑魚種親緣樹內石斑魚屬與九棘鱸屬旁許多一屬一種的單系群,但在形態特徵卻又有無法解釋的生物分類懸案。

生物的形態、生理及行為都是為了適應不同生態環境的結果,又形態、生理及行為的差異源自遺傳的變異,這些藏在細胞裡的基因序列資訊則可供分類學家作為探討生物親緣演化關係的利器,釐清許生物多趨同演化或趨異演化的現象。像是本文提到白邊纖齒鱸、波倫氏九棘鱸及七帶九棘鱸3種分子親緣關係相近的魚種,可能為適應深水域珊瑚礁的生態區位而各自演化出外觀特徵迥異的型態。未來,隨著分子生物技術與基因體研究的進步,並綜整生態環境、行為等研究分析,定能釐清石斑魚演化的歷史脈絡,進而協助訂定妥適的石斑魚資源保育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