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風浪中之勇者–礁岩峭壁上的皮絲藻

  • 作者:李沛珊、董家宏、范氏碧、何源興/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在臺東海邊礁岩上採集到的可食用海藻往往被稱為“菜”,而且通常會依據藻體外觀,套用大自然中可見的植物或動物名稱,像是鹿角菜就得名於其藻體形態具有與鹿角相似的分枝,且又可供食。被冠上此名的海藻包括了麒麟菜屬、海蘿、鹿角海蘿、鹿角菜及皮絲藻等多種藻類。

根據調查,每年11月至隔年2月農曆年節前後東北季風南下時,民眾在臺東縣成功鎮三仙台島嶼及長濱鄉界橋附近海域所採集的鹿角菜,其實是中名為皮絲藻(Dermonema virens),臺語俗稱鹿角叉的海藻。皮絲藻屬於紅藻植物門(Rhodophyta),真紅藻綱(Florideophyceae),海索麵目(Nemaliales),粉枝藻科(Liagoraceae)的皮絲藻屬(Dermonema),為熱帶及亞熱帶藻種,主要分布在印度-太平洋海域,臺灣以東北部、花東及澎湖為主要產區,但恆春半島、北部及蘭嶼等也有採集食用紀錄。皮絲藻新長出來的藻體呈紅褐或紅棕色,老化後逐漸轉為黃褐或黃綠色,一般民眾會採集食用。皮絲藻質地為軟骨質,不具石灰質,基部由一個盤狀附著器固著於礁岩上,由此長出一圓柱形短柄,再行叉狀分歧,分枝由基部越往頂端,藻體越密集、越短、越細,且分支是呈放射狀排列。

皮絲藻野生藻體生長在海浪衝擊較大的垂直礁岩上,採集人員需具備潛水能力及觀浪、聽浪、避浪的本事,在崎嶇凹凸不平的礁岩上緩慢前行,觀望著海浪動向和潮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拔起藻體後,一不小心就會跌落礁岩區受皮肉傷或被風浪淋成落湯雞,甚至被海浪捲到海裡,具有高度危險性,因此採摘皮絲藻非常不容易。

皮絲藻具有強而有力的固著器,拔除時會夾帶很多小碎石,為避免食用時嗑牙或造成牙齒碎裂,採集後要先剪除底部,然後再以淡水清洗,去除附著在藻體上的原生動物(扁跳蝦)及雜質。此藻只要經過簡單汆燙,並添加辛香料攪拌後即可食用,吃起來爽脆可口,也不像其他海藻具有濃厚的藻腥味,故除了原住民外,也很受臺東當地居民及觀光客的喜愛。本中心未來將嘗試建立其人工量產技術,希望能穩定、安全及終年生產此藻,讓其成為東部地區的特色食材之一。

礁岩峭壁上的皮絲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