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淡水養殖研究中心

  • 日期:108-06-11

沿革

  • 1930年 臺中州內務部成立「鹿港水產試驗場」、新竹州農林試驗所成立「新竹州水產試驗場」
  • 1931年 「 鹿港水產試驗場」改稱「臺中州立水產試驗場」
  • 1945年 「 臺中州立水產試驗場」改稱「臺中縣立水產試驗場」、「新竹州水產試驗場」改隸新竹縣政府
  • 1947年 「 臺中縣立水產試驗場」納入臺中縣農林總場之水產分場
  • 1948年 「 新竹州水產試驗場」納入新竹縣農林總場之水產分場
  • 1950年 臺中縣農林總場之水產分場改組為「臺灣省臺中縣農林改良場水產分場」
  • 1951年 新竹縣農林總場之水產分場改隸新竹區農林改良場水產課 (1999年 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1952年 「 臺灣省臺中縣農林改良場水產分場」改稱「臺灣省水
  • 產試驗所鹿港分所」、「新竹區農林改良場水產課」改稱「臺灣省水產試驗所竹北工作站」,隸屬臺灣省水產試驗所
  • 1967年 「 臺灣省水產試驗所竹北工作站」升格為「臺灣省水產試驗所竹北分所」
  • 1999年 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2002年 「 鹿港分所」與「竹北分所」合併,改稱「水產試驗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本部設在鹿港;「竹北分所」改稱「竹北試驗場」
  • 2023年 改稱改稱「淡水養殖研究中心」

任務執掌

  • 1.淡水水產生物之保種及育種。
  • 2.淡水水產生物繁養殖技術之開發。
  • 3.淡水水產生物疾病防治之研究。
  • 4.海淡水水產生物之營養需求及人工飼料之研發。
  • 5.淡水水產生物遺傳資源之蒐集、保存及利用。
  • 6.淡水水產生物繁養殖技術之推廣。

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建築外觀


研究現況

◇淡水魚種種原保存利用與經濟性新魚種研發

選育優良品系生產優質種苗,發揮種原庫的功能,進而達到種原生物的保存與利用。目前已保種淡水魚種類共有22種(經濟性養殖魚14種、本土性河川魚8種),保存鰱、鱅等37種,另進行具經濟價值之淡水魚繁養殖評估試驗。

◇吳郭魚育種技術研發並建立基因標誌資料庫

選育出超雄性(YY)尼羅吳郭魚,生產單雄性子代(雄性比可達97%),具潛力之商業化品系。針對此新品系累積多樣性的遺傳資訊,藉由累積之遺傳資料進行篩選與比對,期達到建立標誌輔助育種的目標。

◇日本鰻放流、鰻苗資源調查及繁殖技術研發

實施種鰻放流,藉由天然環境孕育鰻苗,同時進行追蹤與採樣以評估放流效益,迄2016年已執行63次放流,共45,000公斤12餘萬尾種鰻。另外,持續建立種鰻雌化技術、探討鰻魚人工催熟及誘導自然產卵最佳模式。並探討不同飼料、水質等條件,對仔鰻活存率之影響,期能建立人工仔鰻之育成技術。

◇淡水魚類飼料營養研究

利用植物性蛋白質取代飼料中的魚粉使用量,研究對鰻魚、銀鱸或吳郭魚等成長或肉質之影響,以降低養殖成本。

◇淡水觀賞魚繁養殖技術研發

建立淡水魟類種苗生產相關技術,完成直升機異型、紅眼大鬍子異型、慈鯛科同種配對(紅魔鬼、紫紅火口、黑菠蘿、和尚)、慈鯛科異種配對(雌紅魔鬼和雄紫紅火口)與臺灣鬥魚等之繁養殖試驗,育成展示型鬥魚之雜交品系。

◇自動化淡水繁殖系統開發

研發自動化產卵、孵化與幼苗輸送系統,具有省時、省力、省水、效率化,可促進產業種苗量產自動化發展。


未來展望

◇本土性河川魚類之繁養殖技術研發

本土性河川魚類因濫捕、外來種入侵之影響,造成天然族群數量日益稀少,甚至瀕臨絕種。擬建立具經濟價值的本土河川魚類如高體鰟鮍、粗首鱲、何氏棘鲃、大口湯鯉及翹嘴紅鮊等之棲息環境資料及相關繁養殖技術。

◇水產資材循環再利用-應用水產加工剩餘物於餌料生產之培養

有效利用水產初級加工之剩餘物,應用於生物餌料生產,除可提高漁獲物的附加價值外,亦可增加漁業資源利用及漁民所得,達到資源充分利用與維護環境衛生的目的。

◇友善生態環境養殖模式之開發

積極研發養殖池清淤技術、水耕系統及生態養殖,達到節能、省水、資源再利用的效果,減輕傳統養殖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友善生態環境養殖模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