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水試所電子報--第二三四期

特別報導

封面
全球減碳新戰場:海門冬產業發展與國際法規最新發展
氣候變促使全球減碳重點轉向具體產業,其中,畜牧業因牛隻反芻產生的甲烷排放而備受關注。海門冬(Asparagopsis taxiformis)作為一種新型飼料添加劑,憑藉其顯著抑制牛隻腸道甲烷的能力,正迅速成為國際減排的焦點。然而其活性成分 — 溴仿...詳全文
封面
推動漁電共生專業培訓,協助產業穩健轉型與永續經營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試所)為促進養殖產業穩定發展與永續經營,自民國113年起積極辦理漁電共生專業教育訓練,成效顯著。甫於今(114)年9月25~26日、圓滿落幕的「漁電共生養殖管理推廣講習」,課程聚焦四大主題:「漁電共生經濟效益解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詳全文

科研櫥窗

封面
黑䱛繁養殖技術新進展
前言 為因應臺灣沿近海漁業資源衰退,本所自2021年起推動「漁業資源復育與回復技術」計畫,致力建立增裕與復育技術體系。針對黑䱛(Atrobucca nibe),於2022年突破種魚馴養與魚苗培育關鍵技術,並在2024年完成技術移轉,開啟海洋漁業與養殖產業的新...詳全文

專題演講

專題演講紀要:古海洋今挑戰—大黃魚與燈籠魚的興衰啟示
專題演講紀要:古海洋今挑戰—大黃魚與燈籠魚的興衰啟示
開場引言 本所於10月22日下午邀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林千翔博士以「古海洋今挑戰:大黃魚與燈籠魚的興衰與啟示」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演講由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江偉全主任引言,介紹林博士以魚類耳石(otolith)化石為核心的長期研究(自2013年起),及其...詳全文

活動V8

封面
農食加工標竿企業參訪活動
農業部為強化農產加工同仁之專業視野,並掌握產業發展趨勢與需求,以促進科研成果與企業合作之銜接應用,於9月18日委由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與國立中興大學辦理本次的「農食加工標竿企業參訪活動」。本次行程深度走訪「大漢酵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大漢酵素)與「義...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