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海水養殖白蝦以生物羽膠 (BIO-FLOCS) 的養殖模式來進行養殖,參考相關研究報告得知,如何讓養殖水體得到充分的擾動而不會讓水體中的凝絮不沉澱,為養殖過程中非常重要維持水質優良的關鍵。因此若以兩階段養殖方式操作,第一階段是蝦苗入池後至轉肝期後 (40天左右),以較小的水體使用BIO-FLOCS的養殖模式養殖,待經過轉肝期後,蝦苗成長發育較為健康與抵抗力較強後,轉換為傳統的自營菌與換水跟水車/增氧機等方式控制水質情況。請問這樣的養殖模式轉換是否可行?

  • 來函日期:108-02-22
  • 類別:甲殼類養殖

白蝦購入紅筋或黑殼苗後分兩階段養殖,第一階段先以密度約3,000-5,000尾/m2蓄養約1個月達0.5-1 g後,再移至大池養成出售,此法有多項好處:(1)紅筋或黑殼苗在環境因子變動較小或防疫等級較高的中間育成池較易細心照顧,育成率較高;(2)蝦苗蓄養期間可再次檢疫,確保無病原後再移池養成,萬一有驗到重要病原也較容易銷毀;(3)冬季水溫低,蝦苗成長緩慢,於中間育成設施較易保溫或加溫,確保蝦苗成長量;(4)蝦苗於小水體集中蓄養,較易觀察其成長及活存率;(5)大苗對環境變動耐受力較強,移出室外後活存率較高;(6)戶外入池後養成周期短,蝦池可靈活應用。缺點則有:(1)須另行建置中間育成池或桶槽,導致成本增加;(2)大苗較難搬運,搬運成本高且折損較多。
國外已有多篇文獻探討蝦苗中間育成模式 (如密度、生物絮清水等),東南亞國家如越南,許多養殖場也因放養大苗而獲得很好成績,本所也將於今年進行此等相關試驗。使用此種模式養殖所考量的眾多因素應以防疫或疾病預防為重,如早死症之及早發現並銷毀,大蝦之快速養成可避免長時間暴露於戶外高風險環境等。操作方法首要仍以防疫為主,盡可能少換水,因國內乾淨水源取得相對不易,也因此需朝向生物絮凝的養殖模式;其次為養成池先養水,建立自營菌再移苗;養殖時注意投餌量及水質與底質管理,設置中央排污,確保不因投餌過量,有機質堆積於池底被厭氧菌分解產生硫化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