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東港養殖研究中心

  • 日期:108-06-11

沿革

  • 1968年 成立「東港養蝦中心」,隸屬臺灣省水產試驗所臺南分所
  • 1970年 改稱「東港海產種苗繁殖中心」,直屬臺灣省水產試驗所
  • 1971年 改稱「臺灣省水產試驗所東港分所」
  • 1999年 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2002年 機關改組併入總所,改稱「水產試驗所生物技術組」
  • 2006年 改稱「水產試驗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
  • 2006年 改稱「水產試驗所東港養殖研究中心」

任務執掌

  • 1.水產生物之選種、育種與繁養殖技術之開發。
  • 2.水產生物繁養殖系統及環境控制技術之研發。
  • 3.水產生物餌料及人工飼料之研發。
  • 4.水產生物技術與疾病防治之研究。
  • 5.水產生物遺傳資源之蒐集、保存及利用。
  • 6.水產養殖推廣訓練與學術交流。

東港生技研究中心建築外觀


研究現況

◇海鱺育種研發

引進野生海鱺種原,進行抗病海鱺育種、優質種苗生產、全雌化子代繁殖等技術研發,以利提升養殖效率,強化產業之國際競爭力。

◇SPF蝦類種原管理及其生物防疫生產模式

建立蝦類核心種原,進行病原PCR檢測,生產SPF(無特定病原)種蝦及蝦苗。結合傳統之選種育種與分子標誌篩選高生殖力、高成長、抗病、抗逆境之蝦類品系。建構經濟可行的隔離防疫設施,發展高效能節水蝦類養殖技術及高密度高產能之蝦類生物安全生產模式。

◇餌料生物之種原保存與利用

目前收集、保存與培養的餌料生物種原包括微細藻41株、輪蟲2株、海水橈足類1種,以繼代培養等方式確保種原品質,以提供業者實際用於種苗繁殖等產業需求。

◇建置優質微藻之標準化保種技術與應用

微藻含DHA、EPA、高量蛋白質等營養成分,適合作為魚蝦貝幼苗餌料,且具多元產業重要性。建置優質微藻標準化保種技術,確認各微藻株之生長與應用特性,並推廣此技術與各方產業結合,以利相關從業人員生產純種微藻,並依所需加強延伸微藻類應用之產業鏈。

◇高效能水產飼料研發

從營養化學及生理學層面,探討魚蝦類營養需求,改進飼料配方與產製流程,以降低生產成本、提升飼料效率及改善肉質。研發重要養殖種類育成及種魚專用飼料,培育優質安全的水產品。

◇藥物排除動力學及在水產養殖應用與病害防治研究

解析藥物在水產動物之動力學及開發有效促進魚體排除有害物質之方法,以利正確用藥及優質水產食品之生產。對於水產動物因捕捉或環境因素造成的緊迫猝死及病害頻繁等問題,將探討其肇因及有效提高養殖生物之抗緊迫力及抗病力之因應對策,俾利水產養殖產業之持續發展。


未來展望

◇優良水產種苗生產技術之拓展與推廣

經由重要經濟水產生物之育種、種苗培育及繁養殖技術開發與精進,整合水產養殖各重要階段,由餌料生物生產應用、SPF魚蝦類種原保種選育、高效能飼料育成、以及水產疾病防治應用,強化並應用多年研發成果以促進生產優質水產種苗,協助水產養殖產業穩定發展。

◇鮪魚繁養殖技術開發

研發黃鰭鮪與長腰鮪陸上種魚培育、人工繁殖及魚苗育成等技術,以建立鮪類完全養殖為目標,帶動鮪魚養殖產業發展及進行鮪魚資源復育。

養殖技術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