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廢棄二枚貝殼的多元應用

  • 出版日期:109-12-01
  • 點閱數:884
  • 修改時間:109-12-17

彰雲嘉南沿海地區為臺灣養殖牡蠣與文蛤的主要產地,根據漁業統計年報,2019年全臺牡蠣與文蛤的養殖面積分別為7,902與8,736公頃,牡蠣 (不帶殼) 與文蛤的年產量為1.9與4.9萬公噸,年產值約為36與44億元,其產生的廢棄貝殼量也相當可觀,每年高達19萬公噸。牡蠣殼及文蛤殼經加熱粉碎後均可做為飼料用礦物質補助飼料之原料或製做肥料之原料,屬於農業廢棄物可再利用之資源。

不論取自牡蠣殼、蛤殼、蜆殼或其它二枚貝類的殼,其主要成分為碳酸鈣 (CaCO3),經過1000℃左右的高溫加熱、煅燒後所得的粉末,將會轉變成氧化鈣 (CaO),氧化鈣溶於水之後,就變成鹼性且具有抗菌活性的氫氧化鈣 (Ca(OH)2) 水溶液,因而可以應用於消毒殺菌。由於貝類的殼含有大量鈣質,因此適合做為雞、鴨與鵝等家禽飼料的添加物,有益於增加蛋殼的厚度和硬度;煅燒後的貝殼,其主要成分CaO有助於調節土壤pH值,可作為肥料添加物以減低土壤酸化。另外,牡蠣殼除了可供蚵農綁蚵串,讓蚵苗附著於殼上以飼養牡蠣之外,加工業者會將牡蠣殼碾成細粒,混合糯米漿後可做為建材使用;或做為包檳榔用的白灰;養殖業者也可用於魚塭消毒。以往牡蠣殼的應用大多以飼料、堆肥為主,其附加價值雖不高,但其產業應用性仍比其他二枚貝殼多元,例如文蛤殼非屬事業廢棄物,因難收集而更鮮少利用。這些貝類的殼經物理性高溫處理後,有潛力開發成為食品或醫療用的「天然抑菌劑」,不僅可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也為產業帶來新的商機,讓廢殼價值翻升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