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雙齒圍沙蠶種蟲培育及潮汐式養殖模式之建立

  • 出版日期:111-03-31
  • 點閱數:864
  • 修改時間:111-04-08

雙齒圍沙蠶 (Perinereis aibuhitensis) 屬於環節動物門 (Annelida)、多毛綱 (Polychaeta)、葉鬚蟲目 (Phyllodocida)、沙蠶科 (Nereididae),是一種大型的多毛類,在國內一般稱作沙蠶、海蟲、沙蟲或是海蜈蚣,漁民、養殖戶及釣客則俗稱青蟲。普遍分布於菲律賓、馬紹爾群島與中國南海沿岸到長江口,最北可至塘沽海河口或遼東灣雙台子河口,臺灣沿海則在臺灣本島淡水河口、西部的彰化縣大城、伸港沿海及大甲溪口沿岸有採集紀錄 (黃,2014),並非臺灣特有種。相較於其他多毛類,雙齒圍沙蠶體型偏大,最大體長可達30 cm左右,為雌雄異體,其體色腹部為肉紅色,背部為褐色與青綠色,並帶有點鱗光,在成熟交配期變為異沙蠶體狀態下,以雄蟲外觀蟲體腸線較乳白色,雌蟲體腸線則較為呈墨綠色。雙齒圍沙蠶喜歡棲息於泥沙灘與潮間帶,是高、中潮帶的優勢種,也可見於紅樹林間,為穴居動物,會在沙土底質鑽U字型洞穴,頭尾兩端露出於棲穴外面,身體前半段會伸出棲穴利用一對大顎在底質的表面搜尋食物,攝食底質表面的藻類有機物等,屬於雜食性。攝食的時候會將咽喉外翻,以顎齒夾住食物後整個吞入,若無法一次吞入則會咬住食物拖回藏身的棲穴 (陳與謝,1994)。沙蠶即在生殖期會出現異型化現象及群婚 (swarming) 等生殖現象。成熟親沙蠶體要進行生殖之前,體型會產生劇烈的變化,蟲體在第二十體節後的體節會變寬且變短,身體兩側的疣足變形成適合游泳的扁平蹼狀,這種因生殖需求而變態為會游泳且粗短蟲體的異型化蟲體稱之「異沙蠶體 (epitoky)」。在每年農曆9月中旬的夜晚大潮時,成群結隊的異沙蠶體游出準備群婚,並在水中進行群游交配,雌蟲與雄蟲平行共游,一起將精子及卵釋放到水中,以增加牠們繁衍後代的機率。剛孵出的幼苗具有三對疣足,此時為浮游狀態,待4-5天後長出第四對疣足則以底棲狀態潛入泥沙中。

雙齒圍沙蠶族群在臺灣大多分布於西海岸的泥沙灘地上,但隨著棲地逐漸遭受破壞,其族群量嚴重減少。沙蠶是海釣釣客最喜歡的活餌,有萬能釣餌之稱,也是養殖界極佳的生物餌料,目前國內有業者投入養殖,但其產量還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在供不應求情況下主要是從大陸進口,主要供應釣具行及種蝦場,每公斤售價約新臺幣800-1,000元,為高經濟價值的生物餌料。本研究目的為觀察雙齒圍沙蠶異沙蠶體周年群婚律動變化,模擬潮汐環境來養殖沙蠶,是否能夠增加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