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西南及東部海域之中層人工浮魚礁聚魚效益比較

  • 出版日期:95-12-01
  • 點閱數:116
  • 修改時間:108-06-13

漁民從海上作業經驗中,瞭解大部分的表層洄游性魚類都有跟隨流木及浮筒等海上漂浮物的習性,最常見的主要魚種包括黃鰭鮪、大目鮪、鬼頭刀、鰹魚及海豚等。經過許多研究人員不斷的研發與改進,人工浮魚礁已經成為大洋中誘集表層洄游性魚類的絕佳方法 (Myatt, 1985; Buckley et al., 1989; Samples and Hollyer, 1989)。同時,由於人工浮魚礁良好的集魚功效,使其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的海洋漁業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Holland et al., 1990)。不過,近年來大型圍網漁船在人工浮魚礁區大量捕獲小體型大目鮪的問題,受到全球管理機構高度的關注,為了避免傷害大目鮪漁業資源,目前已採取禁止在東太平洋使用人工浮魚礁進行漁獲作業的措施。因此,人工浮魚礁的漁獲管理,將是謀求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日本為因應當前的漁業發展局勢,在沖繩海域設置256座大型的表層人工浮魚礁及中層人工浮魚礁,而漁民每年在人工浮魚礁區所捕獲的黃鰭鮪及大目鮪達1,600公噸以上。菲律賓每年投放的浮魚礁數量則超過800組,但由於所使用的材質較簡單,繫纜索容易斷裂而流失,故現存的數量無法正確估算。本所自1981年起,陸續於台灣周邊海域進行表層及中層人工浮魚礁的聚魚效果試驗。早期的研究重點,著重於浮魚礁的聚魚效果試驗,獲得良好的成效後,繼而以耐久性浮魚礁的設計以及管理模式的建立為研究目標,並且業已確立各項技術,也為我沿近海漁業的再發展樹立了良好的典範。目前,在台灣周邊海域設置的人工浮魚礁數量已達32組,主要分布於台灣西南 (15組) 及東部海域 (11組)。其中西南海域是最早設置中層人工浮魚礁也是投放數量最多者。有鑑於人工浮魚礁的良好效益,本所於2004年開始將設置地區擴展到東部及其他海域,尤其東部海域是我國傳統大洋洄游性魚類的主要漁場,中層人工浮魚礁應能發揮更好的經濟效益。漁民每年在台灣西南海域及東部海域的中層人工浮魚礁漁場中,捕獲的鰹魚、鮪魚及旗魚等已達800公噸左右,有效的提高沿近海漁民的漁獲收益,改善了漁民的經營困境。不過,在聚集的魚群特性上,兩海域仍有所差異,因此,本研究乃針對西南及東部海域的中層人工浮魚礁進行長期的調查分析,以暸解其經濟效益及聚集魚群的季節變化差異,適時對漁民的作業提出建議,使中層人工浮魚礁漁場成為沿近海小型漁船的重要漁場後,能進一步推動浮魚礁區魚類資源的合理利用,以促進中層人工浮魚礁區漁業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