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黑面琵鷺的快樂天堂-淺坪式虱目魚塭

  • 出版日期:106-06-01
  • 點閱數:164
  • 修改時間:108-06-13

超過400年歷史的淺坪式魚塭是臺灣傳統虱目魚養殖模式,隨著深水式集約養殖的興起而逐趨沒落,目前已不常見。本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為了養殖文化的傳承,特別保留了30多公頃的淺坪式魚塭,在冬季休養期間,經常會吸引百隻以上的黑面琵鷺前來覓食和棲息,除了創造養殖與休閒產業的雙重價值之外,也對生態保育做出了正面貢獻。
傳統的淺坪式魚塭水深通常不會超過60 cm,養殖期間利用廉價的米糠、豆餅等有機肥料和太陽能所孕育的藻類作為餌料,生產健康的綠色水產品。淺坪式養殖的工作時序通常依循節氣進行,11月到翌年3月為整池、準備階段,4月以後分批進行放苗與養成,6、7月起陸續收成,最遲至10月收獲完畢。收成後將水位放低,進行數次的曬坪、注水與施肥,以培養底藻,此時池中殘存的下雜魚蝦或其他底棲動物,就成為黑面琵鷺等候鳥的最佳食物來源,經常會吸引大批的嬌客前來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