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一、請問紅魽、嘉魚、包公魚、鮸魚及鯖郭魚等之棲息生態及地理分佈為何?
二、上述魚類是否為海水魚?可否生長於淡水中?
三、上述魚類於臺灣海峽是否均有捕獲?
四、上述魚類可否以「養殖」方式使其成長?是否應養殖於淡水?抑或應養殖於海水?如何養殖?若可以「養殖」方式使其成長,則就其成魚之外觀是否可分辨出係「養殖」?或係自海水中撈捕(即天然成長)?
五、僅憑扣案之魚類樣品是否即可判定其原產地為中國?如何判定?

  • 來函日期:91-10-31
  • 類別:水產生物

一、貴院所詢魚類之棲息生態及地理分佈之資料如下:
(一)紅魽
  紅甘鰺,俗稱紅魽,為鰺科(Carangidae)魚類,其學名為 Seriola dumerili (Risso, 1810)。體圓錐狀,略側扁,側線前部弧形彎曲,後方直走至尾鰭部。體為紅褐色,體側中間有一條黃色縱帶。成魚體長一般在50~80 cm之間,最大可達150 cm。為肉食性魚類。喜於沿岸及潮境的海底斜坡上群游,6、7月在沿岸岩礁區之海藻產卵。全臺都有分布,但以岩礁底質之溫帶海域較多,其棲息水深在15~50 m之間。
(二)嘉魚
  為鯛科(Sparidae)之魚類,其學名為 Pagrus aura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3)。體高大側扁,呈淡紅色或暗紅而略帶黑色,散佈若干晶藍色小點,此小點於成長後會消失,尾鰭後綠黑色,下緣為白色。成魚體長一般在40~50 cm之間,最大可達100 cm。常棲息於岩礁或其附近的沙礫底,為成群出現的洄游魚類。以蝦類為主食,兼食蟹、二枚貝、螺類及多毛類等底棲生物。自日本北海道以南至朝鮮半島南部、東海、南海等海域均有分佈,棲息水深在30~200 m之間。
(三)包公魚
  花軟唇,俗稱包公魚,為石鱸科(Haemulidae) 魚類,其學名為 Plectorhinchus cinctus ( Temminck & Schlegel, 1843)。體側扁,呈淡灰色,體側有三條灰黑色的弧形寬帶,其中第一條自頭頂經胸鰭基部向後縱走,直達臀鰭基底,其它二條大致與此縱帶平行。在第二條縱帶上方的背側及背鰭、尾鰭上有許多大小不一的黑色斑散佈。體長可達 55 cm 以上。棲息於溫帶海域的岩礁區,為肉食性魚類,以甲殼類、魚類為食,其產卵期在5~6月。分佈於日本以南、臺灣南部及各離島礁岸區,棲息水深約3~50 m。
(四)鮸魚
  日本銀身,俗稱巨鮸或鮸魚,為石首魚科 (Sciaenidae) 魚類,其學名為 Argyrosomus japonic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3),在澎湖一般稱為水鮸或金錢鮸。體呈長橢圓形而側扁,成魚尾鰭後緣呈雙凹形或「S」形。體側銀灰,腹部銀白,各鰭黑褐色,胸鰭腋部有一黑斑。為體型最大之石首魚類,體長可達 120 cm。為沿海底棲性魚類,以小魚蝦為食。分佈於中國南海、東海以及日本南部,臺灣各地均有產,棲息水深在 3~50 m之間。
(五)鯖郭魚
  為鮨科(石斑魚科,Serranidae)魚類,因該科種類繁多,僅依其台語俗稱,又無標本可對照,故無法確知該魚究係何種石斑魚,因此無法提供資料。
二、上述魚類均係海水魚,無法長期生長於淡水中。
三、上述魚種均可於台灣海峽捕獲。
四、上述魚種均可以「養殖」方式生產,養殖方式大多以海上箱網養殖為之。養殖成魚由於飼料及養殖環境的關係,其體色及體態和天然海域捕獲者略有差異,諸如體色較黑、較不鮮艷、體型較圓短、尾柄較粗等。
五、僅憑扣案之魚類樣品無法判定其原產地是否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