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請教豆仔魚塭養問題:1.魚苗為海中捕獲,如何提昇魚苗活存率?魚苗死傷最主要的原因為何?2.飼料最低粗蛋白需求為多少?幼魚及成魚每日攝食量為體重的幾%?3.最適生長水溫及鹽度為何?適宜水色濃度為何?4.魚苗淡化方式為何?5.放養密度及水車需求為何(即1馬力枚葉式水車可供應多少產量)?若與白蝦混養,白蝦放養密度為何?6.因豆仔魚與烏魚同科,是否投餵策略上與烏魚一樣,不能吃太飽?

  • 來函日期:109-01-19
  • 類別:魚類養殖

1.由於目前沒有繁殖場做豆仔魚的人工繁殖,所以魚苗均由海中捕獲,在捕撈過程中魚苗易因網目磨擦而受傷,在蓄養階段較容易死亡,一般活存率約6-7成。魚苗捕獲後於蓄養池投放優碘等藥物改善受傷狀況可提昇活存率,避免傷口因二次感染而死亡 (詳細的藥物及濃度可以請教家畜疾病防治所或動物防疫所)。

2.因為豆仔魚的養殖方式大部分是混養,且大多與白蝦混養,所以相關的營養需求並沒有研究報告。一般在購入魚苗後會先以粉狀鰻粉和水投餵,在魚苗成長到6-7 cm時,可改投烏魚飼料或虱目魚飼料。投餌量以收容總魚體重量的3-5% 計算,投餌量增減可視盛料網台中殘餌多少來決定,於早上及下午各投餵乙次。

3.豆仔魚被歸類為「周緣性淡水魚類」:指能棲息在海水或半淡鹹水域裡,但在其生活史中會游進淡水域生活,或是進入半淡鹹水域中活動的魚類。因此豆仔魚可以在淡水中養殖,但在半淡鹹水中養殖會比較適合。豆仔魚屬於耐寒性魚類,水溫10℃不會凍死。海水淡化魚 (豆仔魚、黑鯛、虱目魚、烏魚) 切忌室外無水色養殖,會大量死亡,較適合綠藻水養殖,不適合地下水直接沖魚體。

4.養成池在購入魚苗前須先將池水鹽度調到與蓄苗池水相同或相差在10 psu之內,待魚苗狀況穩定後再慢慢淡化。

5.塭養豆仔魚放養密度 (單養) 為8-10萬尾/公頃,每公頃4-6台2 HP的水車。若與白蝦混養,一般以白蝦為主要養殖對象,豆仔魚放養密度不一,也有僅放養2千尾/公頃主要作為工作魚清除大型藻類用。若要有經濟規模性建議放養量為2-5萬尾/公頃。

6.豆仔魚在魚苗階段成長比較慢,超過2吋後會越長越快,大池養殖8個月左右可以到3-5尾/斤的收成大小。但塭養豆仔魚的養殖活存率較低,故養殖方式多為與其他魚蝦種類混養,投餵策略可參考問題2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