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石斑魚苗在養殖第7-8天,雖明顯長大許多卻突然死亡,據觀察,該些魚苗不喜攝食輪蟲 (經由150目濾過),因此懷疑是否因DHA/EPA不足所致?該用何方式餵食以補足營養。另,海水綠藻在密封培養都OK,用大桶子開放式培養卻不成功,請問該如何處理?石斑魚苗養到發翅仔卻失蹤死亡,請問為何?以上問題水質條件都在正常情況下。

  • 來函日期:95-11-06
  • 類別:魚類養殖

  正常環境條件下,石斑魚苗孵化後第3天開口口寬大小約為0.2 mm,此時卵黃囊利用將盡,開始進食,DAH3-5 (孵化後3-5天) 為第一次攝餌期,若無適當餌料,第1次攝餌不成功,約在DAH6即開始死亡,此為石斑魚育苗階段的第1個危險期,此時適合之餌料顆粒大小為50-100 μm,一般常使用牡蠣受精卵或小型輪蟲等。DAH6-8可改投輪蟲,至DAH20再混合添加橈腳類,再逐漸改為橈腳類,至DAH30,此為石斑魚育苗之餌料生物系列。林先生您的石斑魚苗在DAH7-8突然死亡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餌料大小、水質 (如溫度等) 或病原因子等,至於因營養問題致死,此階段發生之機率不大。建議初次攝餌時以牡蠣受精卵或小型輪蟲,取代目前使用之微膠囊飼料。
  在密閉環境下,綠藻較易培養,在開放性環境下則不易培養之問題,顯然您在開放式培養過程中有遭受污染,建議您在培養前應作好消毒工作。其培養方法簡單,請參考餌料生物培養手冊 (水產試驗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研究員蘇惠美博士撰)。
  石斑魚育苗過程中,在發翅中死亡,可能是因為其仔魚階段之耐受力較一般海水魚還脆弱,因此只要環境變化劇烈就會造成突然死亡。除此之外,餌料的營養亦是原因之一。文獻指出,海水魚苗對n3系列脂肪酸需求較高,若餌料營養不足,可以營養強化方式滋養後再投飼。近來病毒感染石斑魚相當嚴重,尤其在發翅期至稚魚期,常因感染神經壞死病毒而致大量死亡,甚至全滅。依您所述應是病毒因子所致的成因較大,不過還是需要檢測檢體後才能正確判斷其死因,目前國內已成功開發快速檢測試劑可供利用,或送往各地家畜疾病防治所診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