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干貝、魚翅及刺參等乾製品之加工技術資料?

  • 來函日期:97-01-06
  • 類別:水產加工

一、貝柱(干貝)加工
  干貝係以海扇貝、牛角蚶、半邊蚶等的貝柱為原料,經煮熟乾燥後之製品。以海扇貝為例,其加工方法如下:
  頭次煮:原料放入煮籠,在沸騰的海水中煮熟。煮熟過程中將煮籠適度搖動,使原料能均勻受熱,俟貝殼開口後,取出水洗。
  選別:用挖貝刀將貝肉剝離,取出貝柱,除去外套膜,內臟及包住貝柱的被膜,依大、中、小進行選別。洗淨後,放置冷水中浸漬,進行水漂。
  二次煮:用8-8.5%食鹽水煮熟,中粒者放入煮釜,水沸騰後維持3-5分鐘,大粒者在水沸騰後維持5-8分鐘。
  乾燥:煮熟原料,排在乾燥棚上,放入焙乾爐焙乾。爐內溫度保持100-120℃,焙乾約50分鐘後,放冷日晒,乾燥至8分乾後,移到竹蔗上繼續日乾,夜間則裝入箱內以行陰蒸,白天再進行日乾,如此重複至全乾為止。
二、魚翅之加工利用
  魚翅是指沙魚鰭中心兩側筋條的素乾品,在食用前,需先行浸水軟化,並削除殘鱗、殘肉後再行調理,軟化時間約需1-2小時,使用時不太方便。堆翅俗稱火炎翅,主要是將魚翅的皮膜等不可食部分剝除,同時將筋條揉散,食用時,僅需10餘分鐘,即可軟化烹調,較魚翅方便甚多。魚翅概分為白翅及黑翅,前者以白腳鮫、真鮫為原料,後者則取自青鮫、鼠鮫。
  近年來,市場販售以肉膠製成之仿製魚翅,其成品與調理後之外觀與真魚翅者近似,使用時甚為方便,價格較低,搶佔天然魚翅之消費市場,加工業者受到相當大的打擊。消費大眾也受到蒙蔽及以下。本文介紹魚翅之種類、加工概況及其簡易之鑑別方法:
(一) 魚翅加工法
  原料:沙魚鰭為製造魚翅的原料,由於沙魚的種類、大小不同,筋條的粗細、疏密不一,製品的價格亦高低不等,一般以筋條長而稠密者為上等。魚鰭的買賣,有由承銷人公會統一標售或向漁船訂約議價。沙魚1尾可得背鰭1枚、胸鰭2枚、尾鰭1枚,計4枚為一付。但有些沙魚形狀扁平,胸鰭沒有筋條,背鰭則分開為二,則以二個背鰭和尾鰭合稱一付。取鰭時,都在魚鰭基部,以長尖刀順著魚體割取,尾鰭則由基部,與魚體軸垂直的方向割取,魚鰭以龍紋鯊 (Rhynchobatus djiddensis) 最貴,在原料多時,可先行凍結貯藏,加工時再行解凍使用。
  脫鱗:原料分為生鮮 (含凍藏) 及乾燥魚鰭,前者解凍後即可進行脫鱗,後者先浸50℃,0.5%炭酸氫鈉約2小時後取出,置清水中使其澎潤。脫鱗時,將大小相近的魚鰭原料,投入80-90℃的熱水中,不斷的攪拌,使魚鰭各部能均勻加熱。直至魚鱗用手指就可以輕易使其脫落時,取出放置於木板上,使用削肉刀刮除楯鱗及皮膜,處理溫度不可以太高,如超過100℃,易造成皮膠溶化而露出筋條,增加脫鱗的困難,也影響成品的外觀。
  去骨:脫鱗後的魚鰭,以水充分洗淨,放置在木板上,將魚鰭基部,夾於筋條中間的軟骨以及肉塊,用刀子削去,再放於桶內,洗淨血污及夾雜。至於尾鰭基部的血液,較不易洗淨,可以利用1-2%的雙氧水溶液漂白,以增加其洗淨的效果。
  乾燥:經洗淨後的魚鰭,排列於竹簣上日乾,無晒場的業者,亦可利用房屋頂進行日乾,乾燥場所應保持乾淨,減少灰塵及蠅蟲的污染。日乾時,每日翻轉魚鰭1-2次,使乾燥均勻,在良好的天氣,小型魚鰭約1-2天,大型魚鰭約3-4天,即可完全乾燥。
  成品及貯存:晒乾的魚翅,依魚種、大小以及品質,分別包裝貯存待售。其製成率,依原料種類的不同,差異甚大,平均約在9-15%。魚翅之主要成分為膠質,脂肪及炭水化物含量極低,灰分含量約0.85%,含氮量約17.2%,氨基酸主要為精氨酸(Arginine)、組氨酸 (Histidine)、離氨酸(Lysine),但不含酪氨酸 (Tryptophan)。成品貯存的處所,除保持良好的濕、溫度外,亦必須消毒,以防止蛀蟲的損壞。
(二) 堆翅加工法
  原料:乾燥的魚翅均可使用,一般選擇潔白無臭,魚皮附著量少,筋條長而稠密者為佳。使用時,必須依大小,先行分別,然後以截刀除去基部附著過多的魚皮及肉,保留於筋條的皮約1.5 cm左右,切除的皮可用作筋條連結的膠糊。
  軟化及修整:將上述處理後的乾魚翅,浸漬在清水中,約經一夜,使其吸水膨脹軟化,用水量以覆滿魚翅為度。軟化後的魚翅,用削刀,將殘留在魚翅表面的黑斑、楯鱗及基部的魚肉,充分削除洗淨,以保持成品潔白,並防止儲藏期間內的變敗。
水煮及漂白:將魚翅投入沸騰的水內,並不斷攪拌,約5分鐘,外部皮膜膠質溶裂,筋條受熱膨脹捲縮,即行取出,放於2-3%雙氧水溶液中30-40分鐘,漂白後水洗放冷。
  壓揉整形:魚翅充分放冷後,利用手工或機械壓揉,使皮膜和內部的筋條完全分離,並將皮膜完全除去,然後將其排成扇形,放於竹篩或塑膠網篩上,鰭條長的放於中間,較短的放置左右兩旁,基部則用前述剪除的皮膜溶成膠糊連結,以保持完整形狀。每塊重量約100 g左右能堆成圓環形的稱為月翅,較短者則排成火炎形的稱為半月翅,前者價格較高,至於加工中,碎成絲條者,稱絲菜。篩網上事先宜塗抹少量油脂,以防魚翅乾燥時,粘牢而難剝離。
  乾燥成品:將篩網排列於日光下,以行乾燥,乾燥場應保持乾淨,以防止塵埃及蠅蟲的污染。在陰雨及夜晚時候,則將其收入室內,或在上面加蓋塑膠布,以防雨及露水沾濕,約經1-2天,即可完全乾燥,乾燥後依品質及規格分別包裝於塑膠袋內貯存,製成率依魚翅原料計算約85-90%,亦以筋條長密透明,形完整端正者為上品。
三、海參加工
  海參是台灣常見的食用水產物,依外型區分,可區別為海參及光參兩種。海參外型類似小黃瓜,表面有大小不同的突起,背面體色暗褐或暗綠,腹面赤色,長約20-30 cm。光參體形長橢圓,體色灰褐,體長10-15 cm,二者皆可食用。
  台灣海參分布在台北、基隆、宜蘭、花蓮、台東、屏東、澎湖、南沙等沿海島嶼的礁石地帶,以海藻為食,晝伏夜出,其產量未有確定之統計資料,目前除極少量捕取食用外,還沒有設廠加以利用,作成乾製品者。現今以進口品為食用素材,不過仍有不少民眾來所請教海參之加工及復原之技術,特予整理相關資料以供參考。
  海參捕取後,尚可活5-6小時,加工時為保持其良好的鮮度,必須立即予以處理。其過程大約為前處理、煮熟、乾燥整型等步驟,列述於下。
  前處理:利用竹筒或金屬製的脫腸管自肛門插入,由口端拔出,去除內臟,脫腸管長度約45 cm,口徑1.5-1.8 cm。也可以利用小刀在腹部中央向尾端割開約5-6 cm,把海參向背部反折,腸囊即由開口處擠出,以手摘除內臟,並洗滌乾淨。去臟後的海參放置海水或3%的食鹽水中保存。
  煮熟:滴除水分,投入波美3°的食鹽水中煮1-1.5小時。煮至15分鐘左右,腹腔內的空氣與水分膨脹,此時應即撈起,利用竹籤或釘有針尖的木板,對腹部刺孔,以防脹裂。煮熟完成後,除去水面泡沫,再行撈起,浸入冷水中冷卻,使其溫度降至常溫,放於竹簣上,使海參腹部朝下,瀝除水分。
  乾燥:將竹簣移於陽光下日晒,夜晚收回室內,使內部水分滲出,白天再晒,約2天左右即達半乾狀態。此時若是以刀子處理的原料,必須整好刀痕形狀,利用棉線緊紮體外,線間距離約1-2 cm左右,再懸於陽光下晒乾。
  由原料至製成乾製品,其製成率因大小而略有差異,大約為5-7%左右。乾製成品在室溫下可貯存半年左右。如欲保持更好的品質,可以塑膠袋密封後於5℃左右冷藏,保存時間可以延長至1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