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請教有關石斑微粒飼料的資訊。

  • 來函日期:99-07-21
  • 類別:餌料、飼料

目前微粒飼料在石斑魚苗的應用上,仍未有較明確的結果,也未見於已發表的文獻中,以下謹提供微粒飼料及在魚苗應用之實務,請參考。
一、微粒飼料
依其加工技術之差異,可概分為三類:
(一) 微粒粘結飼料 (micro-banded diet, MBD)
微粒粘結飼料需添加粘合劑來保持其形狀和在水中的穩定性,在加工過程中採用擠壓方式,導致其物料間隙較緻密,密度也較大,因此在水中的懸浮性不好,水溶性物質的損失也大,容易污染水質。目前常用的粘結劑有膠蛋白 (Gluten)、玉米醇蛋白 (Zein)、鹿角菜膠 (Carrageenan)、瓊脂 (Agar)和海藻酸鈉 (Sodium alginate) 等。然不同粘合劑製作的微粒粘結飼料及不同的魚苗生理特性,對其消化率也不同。
(二) 微膠囊飼料 (micro-encapsulated diet, MED)
為將飼料原料製成溶液、膠體、懸浮液或粉末狀後,再包覆多聚膜。目前常用的包覆材質有碳水化合物 (如變性澱粉、麥芽糊精、玉米糖漿、環糊精、蔗糖、乳糖、茁黴多糖、纖維素、膠體、葡聚糖等)、蛋白質 (如明膠、大豆蛋白、乳清蛋白、酪蛋白酸鈉、穀蛋白、肽、麥醇溶蛋白、血紅蛋白、雞蛋清蛋白等)、脂類 (如石蠟、蜂蠟、硬脂酸甘油三酯、單甘酯、甘油二酯、油、脂肪、氫化油、卵磷脂)。微膠囊飼料在水中的懸浮性、穩定性和分散性比微粒粘結飼料高。
(三) 微粒包衣飼料 (micro-coated diet, MCD)
用包膜材料包覆飼料原料,依靠包衣來維持飼料的形狀和在水中的穩定性。常用的包膜材料有玉米蛋白、膽固醇一卵磷脂和硬化牛脂等。
二、微粒飼料在魚苗之應用
目前微粒飼料在石斑魚苗的應用上,仍未有較明確的結果,也未見於已發表的文獻中。在其他魚類的研究顯示,對於海水魚而言,由於其卵黃囊較小,因此在發育早期即需要外源食物來提供其成長需求之營養,但在幼體開口攝食時期,由於其消化道發育仍不完備,加上消化酶活性偏低,限制了幼體對配合飼料的利用 (Hjelmeland et al., 1988; Munilla-Moran et al., 1990; Walford et al., 1991)。雖然研究顯示有些魚類的幼體內已含有消化酶,但仍無法有效地消化微粒飼料,原因有:(1)微粒飼料之高分子聚合物包覆材質 (Teshima et al., 1982);(2)微粒飼料中的高乾物質含量 (Yufera et al., 1998);(3)微粒飼料中的營養物質不易被魚苗吸收或是無法滿足魚苗成長所需 (Londner et al., 1995)。因此,選擇微粒飼料時,除需考量微粒飼料內的營養是否完整、其包覆材料是否易被魚苗消化吸收外,也需對微粒飼料製作技術做進一步改進,以確保不破壞飼料中的營養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