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在食用白帶魚時發現在魚的腹部周圍有數隻的小蟲,請問在海洋魚類身上大部分都會有此現象?煮熟了對人體有無影響?

  • 來函日期:104-06-11
  • 類別:水產生物

白帶魚的肚內常可發現到海獸胃線蟲寄生,該線蟲之生活史包括了海洋中的甲殼類動物、魚類及海洋哺乳動物三個階段,成蟲會在鯨豚、海豹等海獸的胃腸道中發育成熟並交配產卵,蟲卵隨糞便排出,在海中發育為仔蟲,被甲殼類動物 (如蝦類、橈足類等) 攝入,之後再被魚類吃下去,並在魚體內蓄積大量仔蟲,最後再被上述海洋哺乳動物吃入,完成其生活史。
在「台灣沿海鯨豚之內寄生蟲調查」(費昌勇等,2000年) 與「台灣海魚蠕蟲類寄生蟲多樣性及其應用」(施秀惠等,2008年) 等報告中提及白帶魚的寄生蟲發生率達100%。其他海水魚類的寄生率也都很高 (紅尾圓鰺100%、藍圓鰺100%、花腹鯖100%、白姑魚70%、赤鯮70%、盤仔魚50%、嘉鱲30%、金線鰱20% 等),並且終年都可發現,只是一般魚販在清魚肚時會一起去除,消費者較不易看到。
海獸胃線蟲等寄生蟲經-20℃冷凍或80℃以上高溫烹煮後通常可以殺死,但若生食或烹煮不完全,則幼蟲可能進入人類胃腸組織,造成腹痛、嘔吐、下痢等,亦也有部分人吃到煮熟的線蟲後產生過敏反應,以上統稱為海獸胃線蟲症 (或安尼線蟲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