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香魚養殖

  • 日期:94-10-31
  • 點閱數:3946
  • 修改時間:110-04-08

香魚(Plecoglossus altivelis)在全世界只有一屬一種。分佈於日本、韓國、中國等地。日本本島為其主產地,北自北海道南部,南至琉球,我國則由遼寧起至華南止,另台灣北部也有它的足跡。分佈於台北縣新店溪、淡水河,宜蘭縣武基坑溪,桃園縣大崁溪、新 竹縣頭前溪、苗栗縣中港溪、後龍溪等河川。香魚為降海型魚類,在大甲溪以北地區溪流河川中曾有大量棲息繁衍之輝煌時代 ,民國二十五年,年生產量達六萬餘公斤,二十九年還有四萬餘公斤 。此後因受非法濫捕、河川環境污染,加上香魚為年魚,壽命只有一 年繁殖力薄弱等因素影響,天然河川中香魚產量直線下降。有鑑於此 ,政府有關機關曾予大力挽救,一方面積極在河川中放流香魚卵和香魚苗,增加資源量,一方面頒定香魚資源保護措施,制定禁漁期等, 期使香魚能順利繁衍,生生不息。由於香魚肉質鮮嫩且有獨特之香味 ,為頗受消費者喜愛之重要淡水魚類,使得天然香魚供不應求,因此 ,每年自日本等地進口香魚發眼卵及魚苗,大部份供民間養殖,少部 份供放流及試驗研究機構養成作為採卵之種魚,以利河川天然香魚資 源之復育工作。香魚可分為降海型(Anadromous species )和陸封 型(Land-locked species)二種。台灣原有的香魚屬降海型,於春季溯河成長,秋季洄游至海灣產卵, 孵育子代,春季再溯河而成長。 陸封型係與海隔離而終生在湖內生活者,體型比降海型小,日本滋賀縣琵琶湖、鹿兒島田湖、山梨縣木栖湖、宮崎縣泖池、韓國雲岩儲水池等的香魚屬之。臺灣北部翡翠水庫曾於民國73年11月自日本引進放流之香魚發眼卵,經過幾個世代的孵育而演變為陸封型香魚,在翡翠水庫自行繁衍,附近漁民於次年漁獲香魚六百多公斤。76年春末夏初在翡翠水庫上游及支流到處可見體長約20公分之香魚悠悠游著,此外 ,石門水庫亦自77年春天起,見到香魚的芳蹤。尤以82年春天在石門水庫捕獲二百萬尾香魚苗,更證實了香魚天然資源在水試所等有關機關的努力下,已在臺灣生根繁衍,值得慶幸與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