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以魚類加工副產物開發低帶原風險之餌料生物

  • 作者:郭裔培、劉清碩、楊順德 / 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魚類加工取肉後,會產生頭、尾、骨和內臟等不可食用的副產物,大部分的養殖場多將這些副產物直接投入水中,待其自然發酵後生產餌料生物,供應剛孵化的魚苗攝食。然而這種方式不但有惡臭和環境污染的問題,水中的病原菌亦可能大量孳生,並透過餌料生物帶原感染魚苗,降低其活存率。

為生產乾淨的餌料生物,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自養殖池篩選出光合菌–沼澤紅假單胞菌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EL),結果發現,該菌除了可用來培養餌料生物外,還能有效競爭性抑制嗜水性單胞產氣菌 (Aeromonas hydrophila)、遲鈍愛德華氏菌 (Edwardsiella tarda)、乳酸鏈球菌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和瓶鼻海豚鏈球菌 (Streptococcus iniae) 等多種水產病原菌 (圖1)。此外,為改善魚類加工副產物帶有大量生菌數的問題,淡水中心先將臺灣鯛加工副產物以蛋白酶水解,透過溫度和 pH 的嚴格控管,大幅降低微生物量,再作為沼澤紅假單胞菌的培養液使用 (圖2),確保整個餌料生物生產流程,均能有效管控病原孳生風險。

圖1、光合菌競爭性抑制病原菌試驗

圖1、光合菌競爭性抑制病原菌試驗 (FPH:水解魚蛋白;PSB:沼澤紅假單胞菌)

圖2、本餌料生物生產流程

圖2、本餌料生物生產流程

戶外池實際進行餌料生物大量培養試驗,透過次世代定序分析比較不同方法生產的餌料生物菌相組成,結果證實結合水解魚蛋白和光合菌的生產模式,和傳統的自然發酵法相比,單胞產氣菌科 (Aeromonadaceae) 的相對豐度降低 98% (圖3),顯示本生產模式確實能降低餌料生物帶原風險,提升餌料生物的品質。

圖3、次世代分析餌料生物菌相組成

圖3、次世代分析餌料生物菌相組成 (Control: 傳統的餌料生物培養法,將臺灣鯛加工副產物直接投入水中自然發酵;FPH+PSB: 結合水解魚蛋白和光合菌的餌料生物培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