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海域水質清澈,海洋生物多樣性豐富,沿近海區域擁有廣大的珊瑚礁,非常適合硨磲蛤生長。然而近年來該海域的硨磲蛤資源受到過度利用,數量大為減少,臺東縣政府為保育本項珍貴資源,除設置全面禁採的保護區外,其他海域也禁止採捕殼長小於15 cm的硨磲蛤。另外,起臺東縣政府於102年起委託本所進行硨磲蛤資源調查及復育工作,經5年調查結果發現,本海域以長硨磲蛤(Tridacna maxima)為優勢種,其次為諾亞硨磲蛤(T. noae)與圓硨磲蛤(T. crocea),數量最少者為鱗硨磲蛤(T. squamosa)。在石朗及柴口保護區內之硨磲蛤體型明顯大於非保護區,顯示保護區確實發揮保育效果,但其資源豐度僅0.3–9.2個/100 m2,仍遠低於印度太平洋地區的11個/100 m2。
為增裕綠島硨磲蛤資源,本所開始逐年進行野外移植,但因活存率過低,無法達到復育效果。為解決此項問題,107年開始評估以人工繁殖之貝苗進行移植的可行性。經DNA檢測結果發現,綠島與澎湖海域之長硨磲蛤無明顯之遺傳分化與族群結構存在,因此,嘗試將澎湖繁殖成功之硨磲蛤移植至綠島海域,以提高放流活存率與復育成效。
108年6月,由本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提供100個殼長4.34–12.22 cm的人工貝苗進行移植試驗。為降低掠食者攝食,將貝苗置於不銹鋼製成的籠具中,再由潛水人員放置於適當水域(圖1),目前分別於綠島東邊之溫泉港外水深9 m處與石朗保護區各放置50個貝苗(圖2、3)進行中間育成試驗,待日後成長至能禦敵體型(約12 cm以上)時,再移出籠具外,期望能順利繁衍後代,增加資源量。經二次潛水調查(圖4),上述貝苗經1.5個月的蓄養,活存率維持在91%。在此呼籲綠島居民與遊客,務必遵守相關規定,千萬不要採捕復育中或野外硨磲蛤,共同為復育綠島硨磲蛤資源而努力。
圖1、潛水員將籠具移至水下
圖2、溫泉港外硨磲蛤
圖3、石朗保護區內硨磲蛤
圖4、研究人員進行活存率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