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無塑海洋靠減塑 文蛤吐沙換水就沒塑

  • 作者:許嘉閔/水產養殖組

根據2018年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布的國內首份官方海洋塑膠微粒調查報告顯示,海水、自來水、海灘、貝類都含有塑膠微粒,其中養殖及野生貝類每公克有0.2~5.2個塑膠微粒,且以野生者的含量較高。此報告一出即引起廣大注意,尤其臺灣民眾向來喜食生猛海鮮,紛紛詢問含有塑膠微粒的貝類是否適合食用,環保署表示由於截至目前為止尚無相關的健康風險評估研究出爐,且貝類含有豐富營養,因此仍建議適量食用。

筆者去年(2019)六月底參與了由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與國內高中生合作執行的『海鮮裡的塑膠「微」機』科普計畫成果發表會,結果指出,野生的濾食性蛤類與牡蠣體內發現的塑膠量較魚蝦多。其中臺北市立育成高級中學團隊分別於八里挖仔尾溼地、竹南中港溪出海口、高美濕地、新竹客雅溪出海口等地區,各採集15個樣本進行分析,結果顯示67% 的野生文蛤體內皆可發現塑膠微粒,大部分為纖維狀,長度以小於500 μm和500~1,000 μm兩區間較多。在高美溼地保護區內,文蛤體內塑膠微粒量平均每公克有1.5個,明顯高於其他樣點(平均每公克0.74個),為何會有如此結果仍需進一步分析水域塑膠微粒汙染狀況。

顯微鏡下所發現文蛤體內的塑膠微粒與纖維,圖中尺標為目鏡測微尺非真實比例尺。

顯微鏡下所發現文蛤體內的塑膠微粒與纖維,圖中尺標為目鏡測微尺非真實比例尺。各塑膠微粒與纖維由箭頭符號標示:A圖,纖維350 μm長、B圖,纖維1400 μm長、C圖,塑膠微粒125μm寬,175μm長、D圖,纖維1750 μm長(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 陳彥嘉提供)

另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團隊設計了塑膠微粒餵食與排除實驗,探究文蛤是否能自主排出所攝入的塑膠微粒,並觀察不同靜置吐沙時間與體內塑膠微粒殘留量的關係。實驗結果發現,文蛤吐沙2小時後,可排出78.9% 的塑膠微粒,但吐沙3小時後的排出率下降至67.4%,顯示拉長吐沙時間反而使文蛤將排出的微粒又濾食進體內;換言之,吐沙過程如果可以每2小時換水一次,就能達到最佳的清除效果。因此,固然野生貝類因其過濾食性,可能有攝入塑膠微粒的風險,但民眾無須過於恐慌,只需透過吐沙及定時換水,仍可減少塑膠微粒進入人體之風險。

文蛤(n=5)排出塑膠微粒之實驗結果顯示,吐沙2小時試驗組的排出效果最佳,排出率達78.9%(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 陳彥嘉提供)

文蛤(n=5)排出塑膠微粒之實驗結果顯示,吐沙2小時試驗組的排出效果最佳,排出率達78.9%(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 陳彥嘉提供)

農委會為了強化農漁畜產品生產者之自主管理責任、生產者資訊可追溯與安全永續,於2007年訂定「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大力推廣產銷履歷制度。相關農漁產品需經第三方公正單位驗證後,方能使用產銷履歷標章。目前已有46家文蛤、24家牡蠣生產者(含初級處理)通過產銷履歷驗證,所有資訊均可在產銷履歷農產品資訊網中查得。另於2016年訂定「臺灣水產品生產追溯管理作業規範」,擴大推廣臺灣水產品生產追溯條碼(QR code),養殖、漁撈或加工業者填具申請書經初審與複審通過後,由管理單位提供追溯條碼電子檔下載,供業者在其生產之水產品上揭露生產者資訊以示對生產過程之負責,只要透過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掃描包裝上的二維條碼,即可獲得清楚的生產資訊,讓消費者安心採購資訊公開透明具追溯性之臺灣在地水產品,支持在地生產在地消費。

今年(2020)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將持續推動海洋公民科學家行動計畫,其中子計畫–海鮮的塑膠危機,將帶領基隆高中生們探討國人更常食用的養殖文蛤,希望透過與野生文蛤的比較,進一步了解相較於野生環境,養殖文蛤體內塑膠微粒攝入量是否較低;同時也針對其他濾食性貝類、不同生活水層的野生魚類以及不同牡蠣養殖地區等,進行體內塑膠微粒殘留調查,期盼能更深入了解塑膠微粒對水產生物造成的影響,也藉由親自探究的過程,引導學生了解從生活中源頭減塑的重要性,進而積極開展自發性的減塑行動。

另外,臺灣良好農業規範在貝類養殖部分,每週須對養殖水質進行檢驗與監測,雖然目前尚未將塑膠微粒列入,但文蛤養殖業者在引進海水時都會事先進行過濾 ,應可大幅降低養殖水體受到塑膠微粒的影響,相關的預防措施未來值得持續關注,若有機會將與相關單位合作進行調查與研擬對策。

國內加裝過濾設備之養殖池

國內加裝過濾設備之養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