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3D列印設備在潮間帶牡蠣附苗試驗之應用

  • 作者:藍揚麒、翁進興/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

根據漁業署漁業年報資料顯示,近幾年來我國牡蠣養殖產量及產值呈明顯下降趨勢;本所亦頻頻接獲彰化牡蠣養殖業者反應,表示這幾年來潮間帶牡蠣著苗數量大幅減少,再加上大片海域遭泥沙掩埋,嚴重影響牡蠣養殖產業發展。為掌握彰化潮間帶牡蠣附苗情形,本所利用3D列印設備,印製牡蠣附苗設備及養殖籠具後(圖1),置於彰化王功潮間帶傳統牡蠣養殖場域進行附苗試驗。

圖1、3D列印之附苗設備及籠具示意圖

圖1、3D列印之附苗設備及籠具示意圖

今(109)年4月6日,以管狀附苗設備水平掛設(圖2)及將其放置於圓筒狀養殖籠具中(圖3)等兩種方式進行附苗試驗。5月10日第一次調查時發現,水平掛設之附苗設備附苗量相當低,而置於籠具中者則附著大量牡蠣苗(<1 cm)(圖4左)。6月16日,原先附著於水平掛設之附苗設備上的牡蠣苗已幾乎全數剝離,置於籠具中之附苗設備上的牡蠣成長至3-4 cm,且籠具內壁亦附著許多大小約1 cm的牡蠣苗;7月21日,附苗設備上之牡蠣成長至3-5 cm,附著於籠具內壁者則約2-3 cm(圖4右)。

圖2、水平掛設之管狀附苗設備

圖2、水平掛設之管狀附苗設備

圖3、將附苗設備置於圓筒狀養殖籠具中進行附苗

圖3、將附苗設備置於圓筒狀養殖籠具中進行附苗

圖4、置於籠具中的附苗設備於109年5月10日調查時之附苗狀況(右)以及2個月後牡蠣的成長情形

圖4、置於籠具中的附苗設備於109年5月10日調查時之附苗狀況(右)以及2個月後牡蠣的成長情形

由上述附苗試驗結果顯示,雖然4月期間非屬當地漁民的附苗作業期間(主要於9月下旬至10月期間),然置於籠具內的附苗設備上仍附著大量牡蠣苗,說明彰化潮間帶海域牡蠣苗數量應相當豐富。初步研判,水平掛設之附苗設備附苗數量遠低於置於籠具中者,可能是因為水平掛設者直接受到海流沖刷,不利於牡蠣苗之附著。彰化牡蠣養殖漁民係直接將蚵繩垂直吊掛於潮間帶海域進行附苗,推測亦是為了減緩海流之衝擊。

本次試驗首次嘗試使用3D列印之牡蠣附苗設備,結果證實可有效進行天然附苗,且於籠具中之成長效果相當明顯,並可防止幼苗遭魚類啄食,未來可進一步應用於潮間帶養殖牡蠣之附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