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實用的小型溪流魚類標識法-鼻標

  • 作者:陳念慈、陳冠如、楊順德/淡水養殖研究中心、陳宛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生物學家常藉由魚類標識來收集與追踪魚類的生長與活動或進行遷徙模式以及種群估計等研究。魚類標識方式可概分為標記法(marking type)或標籤法(tagging type),而依其類型又可分為生物性、化學性或物理性標識。生物性標識一般指生物天然具有的標記(natural marking),如外部形態、寄生痕跡(parasitic marks)等;化學性標識是使用染料或某些化學品藉由浸泡、注射等方式來標記魚類,如土黴素(oxytetracycline )或茜素(alizarin)等;物理性標識則指以標籤(tagging)或侵入魚體方式進行魚體內部或外部標識,如晶片標籤(PIT)、皮下標籤(subcutaneous tag)、錨狀標籤(anchor tag)或以剪除、打孔魚鰭或其他身體部位及體表烙印等方式來分辨魚隻。

不同的魚類標識方式各有其優缺點及適用對象,然小型的溪流魚類因為體型的限制,許多標識方式,如塑膠錨狀標籤及晶片並不適用。本中心在協助瀕危魚種-巴氏銀鮈(Squalidus banarescui)庇護回放的過程中,為追蹤回放魚隻的活存狀態與回放成效,遂以體型相近的羅漢魚(Pseudorasbora parva) 進行標識試驗。

羅漢魚俗稱麥穗魚、尖嘴仔及車栓仔,為臺灣小型原生溪流魚類,體長4-6公分,最常可達8公分,屬表層性魚種,常見於臺灣平地湖泊、河川及溝渠等,為臺灣原生魚類,牠除了可供食用及觀賞外,亦可作為排放水檢測之物種。研究人員利用PVC(聚氯乙烯)色環以細徑尼龍線繫綁於羅漢魚的鼻孔間作為鼻標(圖1、2),為了解其是否會對魚隻造成不良影響,於標識後2-3小時嘗試投餵,結果顯示魚隻均可正常攝食,隔日更明顯呈現搶食現象。另,觀察發現無論單色或多色組合的鼻標皆可清楚分辨個體(圖3);30天後,標識的累計脫落率約為14%,且此期間魚隻皆可正常游動及攝食,活存率為100%。

綜合上述結果可得知,以鼻標作為小型溪流魚類之標識,可清楚在水體中辨識個別魚隻且不會對其造成不良影響,未來可應用於小型魚隻的生態調查或相關試驗。

圖1、羅漢魚鼻標標識

圖1、羅漢魚鼻標標識

圖2、標識後的羅漢魚

圖2、標識後的羅漢魚

圖3、水族箱中羅漢魚鼻標清晰可見

圖3、水族箱中羅漢魚鼻標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