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宗教保育放流與環境教育推廣

  • 作者:雷晏青、呂逸林∕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

戒殺放生為佛教慈悲與眾生平等之教義展現,雖然立意良好,但因彼等對生物和生態環境的瞭解不足,反而造成不良影響,形成社會大眾對宗教放生負面的刻板印象。

為讓宗教放生能真切實踐教義,避免放生即放死的結果,進而達到保護生命與生態的積極目的,本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澎湖中心)於111年起與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以下簡稱觀音山佛教會)合作,結合觀音山信眾力量及澎湖中心在海洋生態與種苗培育之專業,透過正確物種的選擇、適當放流方式、時間和地點的規劃,讓宗教放生活動,更能符合放生護生的精神,並達到生生不息的目標。同時也積極辦理多場次的環境教育課程,提昇觀音山信眾、社區民眾與學生們對環境生態知識與護生信仰之關係的理解,以達成認知改變的目的。

澎湖中心與觀音山佛教會簽署保育放流合作計畫

澎湖中心與觀音山佛教會簽署保育放流合作計畫

藉由本所澎湖中心與觀音山佛教會的合作,開啟了宗教與生態的對話

藉由本所澎湖中心與觀音山佛教會的合作,開啟了宗教與生態的對話

計畫期間總計規劃了魚類、甲殻類與螺貝類等5個放流物種(嘉鱲、水晶鳳凰螺、遠海梭子蟹、銀塔鐘螺和三棘鱟等),放流種苗數量達 203,087尾。放流地點的選擇主要考量棲地條件是否適合放流物種棲息,食物及庇護環境是否足夠等,例如:遠海梭子蟹選擇海草或海藻床環境,三棘鱟則挑選其出現熱點的潮間帶為放流地點。放流物種的規劃以中低階消費者或雜食性物種為主,以加強澎湖海洋生態的健康及功能為主要目的。例如:水晶鳳凰螺是澎湖泥沙底質潮間帶與亞潮帶的常見物種,主要以底質的有機碎屑為食,是海域生態系統中能量循環的重要角色之一;銀塔鐘螺則是珊瑚礁區常見的草食性物種,對於控制珊瑚生態系中藻類的生長有著重要的功能。另,為確保種苗放流後的存活率,除配合適當的潮汐時間,更不斷精進放流模式,例如:銀塔鐘螺利用三歧管放流,提供銀塔銀螺野外環境適應期的安全庇護環境,延後被獵食者捕食的時間,提昇稚螺存活率,增進放流成效。

觀音山佛教會參與「620國際鱟保育日暨三棘鱟放流」活動

觀音山佛教會參與「620國際鱟保育日暨三棘鱟放流」活動

利用三歧管放流銀塔鐘螺的方式,可以有效延後被獵食者捕食的時間,提昇稚螺存活率,增進放流效益

利用三歧管放流銀塔鐘螺的方式,可以有效延後被獵食者捕食的時間,提昇稚螺存活率,增進放流效益

經過本次合作計畫,觀音山佛教會表示:「相較之前的放流活動,近年與水試所澎湖中心合作後,對於放流物種習性、所需生長環境與生態角色及扮演功能,皆有更進一步認識與瞭解」。而環境教育的課程,讓信眾、社區民眾與學生,對環境及生態學有基本認識,「瞭解生物間無法單一存在,需共生共存在合適棲所」,因此未來在放流活動規劃及執行時,將會考量生物屬性與生態因素的條件,希望能讓宗教放流活動更趨圓滿順利。

透過導入行動顯微鏡觀察浮游生物,瞭解浮游生物在海洋食物鏈及能量傳遞中與其他生命互相依存的關聯性

透過導入行動顯微鏡觀察浮游生物,瞭解浮游生物在海洋食物鏈及能量傳遞中與其他生命互相依存的關聯性

宗教是安定人心的重要社會力量,同時亦是具備強大動能的社群,影響力廣泛而深遠。在信眾實踐佛法的過程中,若能結合與遵循正確的生態知識與放流規範,將會是生態保育和資源永續重要的助力。本所澎湖中心與觀音山佛教會的合作,開啟了宗教與生態跨領域的對話,希望讓佛教護生的精神與當代生態理論與保育思潮融合,落實到社會實踐中,共同為永續發展的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