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小鱗脂眼鯡

  • 作者:陳穎棻、邱韻霖、林慧秋、廖紫嬿、許雅筑/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

小鱗脂眼鯡 (Etrumeus micropus) 俗名臭肉鰮,屬於脊索動物門 (Chordata)、條鰭魚綱 (Actinopteri)、鯡形目(Clupeiformes)、鯡科(Clupeidae)、脂眼鯡屬(Etrumeus),廣泛分布於全球熱帶及亞熱帶海域水深10-150公尺處,以動物性浮游生物為食,屬群體性洄游魚類,喜出沒於溫度與鹽度較高海域。其外型頭小、眼大、吻尖,身體細長、腹微圓鈍,魚體背部呈深灰藍色,側腹下方則為銀白,背胸尾三鰭為淡黃綠色。魚體由細小圓鱗包覆,捕獲時容易脫落,與多數鯡科魚類 (如黃小沙丁魚)不同的是側部不具稜鱗(圖1)。

圖1、小鱗脂眼鯡腹部沒有稜鱗

圖1、小鱗脂眼鯡腹部沒有稜鱗

小鱗脂眼鯡是澎湖夏季的主要漁獲物之一,但因魚肉容易腐敗,儲存不當即會產生異味,故被澎湖人戲稱為”臭肉魚”。由於產量多且價格低廉,多採乾製加工方式儲存販售。臭肉鰮魚乾的加工技術係於1907年(明治40年)由日本引入澎湖並沿用至今。加工過程如下:漁獲進港後,先以粗鹽水醃漬浸泡10分鐘左右,然後平鋪在蒸曬專用的竹篩上,移入蒸氣室以400℃蒸煮5-8分鐘,蒸熟後不能直接放到陽光下曝曬,需先置於室內冷卻降溫後再移至曬魚場(圖2)。曬乾過程受天候影響,晴天時大約耗時一天半至兩天,若天氣不佳則需花費較長時間,且務必避免受到雨淋,以免功虧一簣。曬乾後的魚乾經人工篩選分級,將魚身筆直且無破損者,擺放整齊裝箱(圖3),送至澎湖海產行或臺灣本島販售。

魚體外觀破損或規格不符者,則使用槌子輕輕敲打魚身,使魚肉與魚骨分離,再去除魚骨、魚頭及內臟,最後將魚身分成四瓣剝下魚肉(圖4)。臭肉鰮乾可用來熬煮高湯,或者先以蒜末及辣椒爆香拌炒,再加入砂糖及醬油調味,短短數分鐘即可上桌,是澎湖夏季家庭餐桌上的常見料理。如果有機會,不妨品嚐一下這道饒富漁村風情的傳統美食。

圖2、臭肉鰮放在竹篩排列於曬魚場上

圖2、臭肉鰮放在竹篩排列於曬魚場上

圖3、整尾規格的臭肉鰮裝箱販售

圖3、整尾規格的臭肉鰮裝箱販售

圖4、曬乾後剝下的魚肉

圖4、曬乾後剝下的魚肉